第22章(第6/7页)

电报一个字三分钱,加急还要另外收费。

见是安城打来的电报,宁荞心底一惊,还以为家里出事了。接过一看,竟是确认嫂子已经怀孕的好消息!

虽有了心理准备,可宁荞还是喜出望外。

向大院里有经验的秀兰姐问了问怀孕要注意的事项之后,立即回屋给嫂子写信。

秀兰姐望着她轻快的背影,笑着摇摇头,对身旁人说:“她娘家嫂子和妈妈肯定是知道的呀。”

宁荞一边写信,一边想着未来的小侄子或小侄女可以用上自己买的小玩具。

考虑到这份上了,才突然发现,前几天大哥走的时候太着急,忘记带走拨浪鼓。

她明明千叮咛万嘱咐,这个不靠谱的大哥!

宁荞将信封好,往上面贴了邮票。

准备出门寄信时,还往兜里揣了个拨浪鼓。

去邮政局时顺便问一问,这拨浪鼓能不能一起寄了。

骑着自行车,去哪儿都很方便。

秀兰姐看着小姑娘风风火火地回来,又风风火火地出门。

上回还听江老爷子说她身子弱呢,请大家帮忙照顾着点,这看着不挺好的吗?

宁荞这一趟趟来来回回,忙得要命。

说来也奇怪,在安城时成天躺着休息,动不动就气短,如今来到海岛,精力倒好了些。

也不知道是海岛的气候和椰子鸡汤养人,还是人不能太闲,一闲就一身的毛病。

她左边兜里搁着信,右边兜里揣着拨浪鼓,往邮政局骑。

半路看见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连忙靠边。

公交车停靠在不远处,车上下来一位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

女同志梳着利索的马尾辫,肩上扛着大包小包的,手中还提着一篓鸡蛋。

刚下车,女同志差点被自己绊倒,好不容易站稳,牢牢抱紧鸡蛋:“哎哟——”

宁荞眼睁睁看着她篓子里的鸡蛋使劲晃了晃,为她捏把汗。

等公交车开走,她刚要继续赶路,忽地对方喊了一声:“同志,你能不能帮我提一提?”

对方指了指她的车后座:“我这回大院还有一段路呢,包袱多,太累人了。”

“您是住军区大院的吗?”宁荞想了想,点头道,“您放上来吧。”

对方一看就是个爽利的大姐,满口道谢,上前将自己带的几个背囊往车后座放。怕放不稳,她还从口袋里拿出一根麻绳,“嘿嘿”一笑:“瞧我都准备好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碰上个骑自行车的。这运气,真好。”

宁荞指着车前面的斜杠:“这儿还有位置呢。”

“你载我过去?”大姐乐道,“别别别,我沉着呢。”

“不是,我载不动人。”宁荞腼腆地笑了,“我是说您肩上那个袋子,也能往上放。”

大姐“噗嗤”一声:“你这丫头倒是个实诚的。你知道家属院怎么走吧?”

“知道,我也住那儿。”

这回轮到对方怔愣了。

小姑娘也是住军区大院的?平时怎么没见过呢。

宁荞想尽快把信寄出去,没有和她多说,骑着车将她的行李往家属院送。

行李倒是不重,就是一些衣服而已,她帮忙运到大院门口,往门卫亭一放,转身骑回来的时候,大姐提着鸡蛋,走得悠哉悠哉的。

大姐真诚道了谢:“同志,要不来我家坐坐?”

宁荞摆摆手:“我还有急事。”

大姐瞅瞅她口袋里的拨浪鼓,打趣道:“这么大了,还玩拨浪鼓呢?”

“这是给我嫂子买的,我嫂子怀孕了。”宁荞笑道,“大姐,您没事我就先走啦。”

董晶梅看着宁荞急匆匆离开的身影,一脸的笑意。

当妈的,看见和自己孩子们年龄相仿的懂事孩子,心里头就冒出按捺不住的喜欢。

本来她还在想,这小姑娘是哪来的,之前怎么没见过。现在看她那拨浪鼓,立马就明白了。

估计是大院里谁家媳妇快生了,接小姑子过来帮忙照顾的!

小姑娘是真乖巧,自己都有急事,却还是不忍心拒绝她,帮了她一个大忙。

董晶梅笑吟吟地回大院。

一到门卫亭,老门卫才知道行李是她的,刚要帮忙提,凑巧看见刘丽薇也出来了。

“晶梅姐回来了啊!”刘丽薇上前,帮忙抱走一筐鸡蛋,“我来我来。”

刘丽薇平时对谁都是拿出当老师的架势,偏在董晶梅面前,老实得跟鹌鹑似的,从不敢指指点点。

既是因为这位曾经的妇女

主任做人有一套,火眼金睛的,什么都瞒不住她,整个大院都服她,也是因为她是程旅长媳妇,大家都得给面子。

刘丽薇热情地帮忙提行李,一路给董晶梅往家里送。

走着走着,有些话又实在忍不住。

“晶梅姐,你们家的事,你还不知道吧?”

“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