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静无为晁国相(第3/4页)

“至于我呢,我的才能远不如你,其实做个郡守都很勉强,只是得到了陛下的宠爱,庙堂大力扶持,加上这个地方人杰地灵,才俊很多,我平日里也不做什么事,就是放手让那些人去做事,他们若是做的好了,就为他们请功,若是出了问题,我就上书自己来承担……依靠着这样的办法,加上这里本来就不错的条件,我勉强能与你持平,名声也不弱你,可是吧,你要是让我去庙堂,那我可就得原形毕露了。”

“我也看开了,我本来就不过是县令之才,得到陛下的宠爱,能做到一个郡守,已经很知足了,何必再往上爬呢?”

“就是治理的郡小了些,也没有什么关系啊,若是换其他地方去,那我可就得傻了眼。”

陈买摇了摇头,“你何以如此看轻自己呢?”

“巴郡的产粮,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上年在天下诸郡里是第一吧?”

“是第一,有四个官员都因为这功劳升上去了……”

“阿,懂得用人也是很重要的才能……”

“你不必再劝我了,我也给陛下说过了,我也不懂得用人,向来就是看谁说的有道理就用谁的办法,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反正我现在的成果,将来说不定也能在这里修个雕塑,后人也可以来仰慕我治巴蜀的功绩,这不就足够了吗?我再干上十余年吧,也能告老回家,到时候就前往长安,陪着你们去!”

陈买摇了摇头,“既然你是这么决定的,那我也不多劝,你留在这里,倒也是好事,分出去之后,那些郡守们还需要一个老人来教导,你正好能传授点经验……”

两人边喝边聊,又说起过去的趣事来,心情越来越惬意。

“你这次前往长安阿,陛下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你知道吗?”

“不知道。”

“陛下定然会大笑的问你为何看起来这般显老,然后展示一下自己的体力,说自己是如何如此年轻有力的……你信不信??”

“我信!”

从好友这里告别,陈买再次踏上了启程,朝着长安出发。

不过,陈买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刘长却并不在长安,此刻他正在朝着梁国的方向赶去。

论郡之富裕,莫过巴蜀,而论国之富裕,莫过与梁。

作为天下最为富裕的诸侯国,梁国此刻却并不太平。

刘长去过很多次梁国,每次前往梁国,都能感受到梁国的不同之处,那种发自骨子里的慵懒,随处能看到的胖人,就如他们的国君一般……因为身处中原的最中心,梁国就是什么都不做,也能靠着来往的商贾就大发横财,加上本身的耕地极为肥沃,百姓又多,处处平坦,乃是长安重要的门户,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都聚齐了,想不富裕起来都很难。

在这种情况下,官吏们只要不折腾百姓,当地就能自行发展起来。

因此梁国的官员们都习惯了什么都不做,可是晁错,那就不是一个能闲的住的人。

当刘长这次再次来到梁国的时候,刘长甚至都做好了准备。

因为大汉如今施行的低税赋,加上梁国那肥沃的土地,过去甚至能看到当地百姓们聚集在一起聊天晒太阳,日子极为悠闲。

可现在晁错来到了这里,过去那些晒太阳的百姓,此刻说不定都拿着工具,聚集起来奔向了徭役!

可是,当刘长驾车正式进入梁国的时候,道路上却并没有看到那些前往服徭役的百姓,也没有挥舞着鞭子驱使百姓们前往做事的官吏,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和谐。道路两旁是金灿灿的麦,有百姓正在晃晃悠悠的收割着,随即将麦子堆放在了道路的两侧,也不怕被人偷了去,能看到有几个百姓正坐在路边边,面前摆放着水壶和一些饼,有说有笑的吃了起来。

有官吏牵着马匹,不慌不忙的从一旁路过,也不多看那些百姓几眼。

这与刘长所想的画面有些不同,莫不是五哥忽然暴起,制服了晁错??

还是说这乡野之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当他来到县城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情况也没什么区别,商贾们坐在马车上,在城门口排成了长龙,甲士们正在一一检查着他们的情况,随即放行,走到城内,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看不到骑着骏马来往奔波的官吏,百姓们还是如过去那般,路上的人很多,来来往往的,刘长顿时皱起了眉头。

窦广国忍不住感慨道:“若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如梁国这般,那陛下所要的盛世也就实现了。”

吕禄却狐疑的问道:“这里看起来怎么与过去没有什么变化呢?不是说晁错已经快将这里的官吏给折腾疯了吗??”

刘长猛地抓住了一位过路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