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国又得一贤(第3/4页)

“我这些年里,一直在还这些钱……钱还清了,可这恩情尚且没能还清。”

“呵,寡人也听闻过这件事,据说,得知您阿母逝世,辟阳侯非常的开心,说你平日里从不与他往来,如今他可以赠送厚礼为你母送丧……你一定会为他拼死效劳。”

朱建笑了笑,“即使怀有别意,也是帮了我,我怎么能不报答呢?”

刘长并没有故意造谣,知道朱建之母身死的时候,审食其的门客是恭贺审食其的,审食其也觉得是这样……朱建这个人,跟他的孩子一样,都是硬骨头。

历史上,审食其因为纵然门客胡作非为,被刘盈下令捉拿,正是朱建救下了审食其。

在后来,某位不愿意透露性命的淮南厉王捶死了审食其,听说有个叫朱建的跟审食其关系很好,便想干掉他。

朱建便准备自杀,他的孩子们劝说他,让他不要冒然自杀,朱建却说:我一个人死了之后,对我们一家人的灾祸也就没有了,也就不会使你们受到牵连。

当时的文皇帝听闻,非常的惋惜难过,觉得又一个大才离开了。

不只是朱建,他们一家都是硬骨头。

朱建的长子继承了其父的口才,因此作为使者前往匈奴,奈何,匈奴单于要求他对自己行天子之礼,言语里又有对大汉的轻视之意,他的儿子大怒,对单于破口大骂,直到被杀,也不曾停口。

看到朱建正要离去,刘长忽然叫道:“且慢!”

朱建停下来,又问道:“大王是要杀我吗?”

“寡人不杀你……这样吧,寡人去帮审食其,免掉他的死罪,但是,你要辅佐寡人,治理唐国……如何?!”

朱建有些惊讶,他看着刘长,“大王愿意帮助辟阳侯?”

“呵,辟阳侯这样的人,在寡人眼里,什么都不是,而仲父这样的人才,在唐国却能将四个郡治理的繁荣昌盛,十个辟阳侯,也不如一个朱建啊!”

朱建看向刘长的神色有些不同了,他住在长安,当然知道这位唐王是什么德性,他跟审食其有大仇,可是此刻,居然愿意为审食其求情,只是为了让自己来辅佐他……朱建在他的身上居然恍惚的看出了先皇的影子。

当初沛县的豪族雍齿,就非常的看不起刘邦,后跟他跟着刘邦作战,在刘邦外出征战的时候,直接献出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巿,使得刘邦勃然大怒,发誓要一定弄死他!

后来雍齿从属赵国,再降刘邦,刘邦总是跟他过不去,两人彼此仇视,后来刘邦恩赏功臣,大封列侯,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因此封雍齿为什邡侯。

这位什邡侯在两年前善终,谥号肃侯。

朱建最先想到就是这件事,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臣虽想要解救审食其,却不能让大王背负不孝之名。”

“还请大王不要插手这件事。”

“你要是不说这话,寡人或许还要迟疑,你既然这么说了,那审食其我就保了!你留下来!!”

“大王!”

“陈陶,看着他,我去找陛下!”

正在不远处忙碌的陈陶茫然的看着刘长,回了一个“唯”,刘长带着栾布离开了,朱建有些复杂的看着刘长离开,又看向了陈陶,“你也是唐王的舍人?”

陈陶急忙摇了摇头。

“是唐国属臣?”

陈陶又摇了摇头。

“那是?”

“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那你在这里是干什么的??”

“做木匠的。”

……

栾布很是不悦的问道:“大王真的要放过审食其吗?”

“呵,怕啥,先贬为平民,过上一段时间,等朱建在唐国的时候,让他生病死掉不就好了吗?”

“可大王答应要帮助审食其啊。”

“对呀,我是答应朱建要赦免审食其的死罪啊,可我也没说保证让他长命百岁是不是?”

栾布瞪大了双眼,随即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寡人身边就缺这么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啊,何况,他治国的本事也不差,我唐国不就缺少这样的人才吗?”

两人偷偷说着,很快就又回到了皇宫里。

当刘长走进了宣室殿,见到刘盈的时候,刘盈急忙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有些纠结的说道:“长弟啊……朕准备赦免审食其的死罪,将其贬为城旦……你觉得……如何啊?”

刘长一愣,随即叫道:“不可啊!!”

“唉,长弟,私下里说,他对我们家还是有恩情的……”

“我好不容易帮兄长将群臣治的服服帖帖的,难道兄长就要这么轻易将人放走吗?我唐国大军一路赶来,死伤无数,唐国本就贫苦,我这次调集了国内四十多万精锐,明年还不知有多少人要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