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封后、立储君才用的规格,用来册封郡王是否太……(第2/2页)

张经正欲与这个荒唐君主陈述一下利害,元熙突然叹气:“改制不行?那还是逾制吧。”

张经:“……”

张经一口老血哽在喉头。

看出来了,皇帝就是故意闹腾。这是铁了心要逾制,他还能说什么?算了算了,反正已经劝过了,是皇帝听不进去,挨骂的又不是自己。

张经放弃挣扎,生无可恋地道:“是。”

有的是人能骂皇帝,他一个小小礼部侍郎就不掺合了。

“退下吧。”皇帝点点头,终于满意了。

张经无奈应声,领命而去。

“啊,对了!”皇帝的声音又突然响起。

张经连忙回头躬身,敬听皇命。

元熙道:“杨西身为礼部尚书,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你回去传朕口谕,让他回家待着去。”

“是……臣领命。”张经一瞬间如芒在背,冷汗直冒。

杨西是越国公杨涛的儿子,前几天杨涛才因为故意压着军档的事被元熙斥责一番,现在杨西又因为一份册礼章程要滚回家,摆明了皇帝要对杨家下手了啊。

杨涛的妹妹是太上皇的续娶,如今的杨贵太妃,当年皇帝不被太上皇待见,很大原因就是她在吹枕头风。皇帝对她心里没怨气是不太可能。

而杨涛是太上皇当年的好兄弟,算得上是宠臣。太上皇这个人干什么事就是凭他高兴,关系好的就一飞冲天大肆封赏,不喜欢的人有多大功劳都没用。在皇帝还没掀桌子之前,朝堂上可谓是乌烟瘴气,高官重臣就没几个有真才实学的,而杨涛就是其中一个。

元家杨家都是前朝勋贵,地位极高,当年跟元裕站一起,也算有从龙之功。许是忌惮杨家势力,皇帝当年囚父夺权杨涛都没事,现在看来……这该来的还是得来。

“去吧。”元熙把那份册礼章程文书往旁一放,不再去看张经,转而对韩尽忠道,“去请高怀瑜进宫一趟。”

……

高怀瑜到御书房时,元熙刚好大笔一挥写好了“清河王府”四个大字。

见高怀瑜到了,元熙便直接免礼叫他过来,十分得意地让他看:“你看如何?”

他的字自然比不上最顶尖的名家,但也能算得上上等。笔画厚重,笔锋如刀刻,这独一份的气势也许还是名家所不能及的。

高怀瑜露出几分笑意,点头道:“稳健有力,气势雄浑,能得陛下御笔,臣荣幸之至。”

“安阳候府离宫城也有些远了,既然有了新匾额,不如再换座新府邸。”元熙道,“以后你进宫也方便些。”

高怀瑜倒是无所谓,道:“臣都听陛下安排。”

“你家中也没多少人伺候,不如……”

高怀瑜猛吸一口气,拒绝得斩钉截铁:“臣无需那么多人伺候!”

他以后还想回家呢!一回家一堆人嘘寒问暖给披衣送食,他真的会想跑。

元熙也就是逗逗他,正想接着商量商量以后去建平的事,韩尽忠突然进来道:“禀陛下,高侍君的病似乎愈发严重了。”

正谈话的两人闻言都停了下来,高怀瑜眸中流露出几分忧心,欲想同皇帝说点什么,却见元熙忍不住给了韩尽忠一个白眼。

元熙很不耐烦地道:“他病得重就去找太医,朕又不会治病,一天天的他干什么都要告诉朕么?朕不想听!”

真的烦!明明他都这种态度了,怎么这些人还总觉得他会对高珩有意思?什么事都要来告诉他!

“老奴该死,老奴该死。”韩尽忠耷拉着脸告罪,“韩国夫人听说他病重,想进宫探望。您看……”

“她要进宫?”元熙皱起的眉稍稍舒展了些,“好,让她来吧。”

韩国夫人,便是前燕太后,元熙很给面子封了她国夫人。

这位前燕太后当年在燕国别的不会,搅局倒是有一手。突然找借口要进宫见高珩,肯定想搞事。

但是那又怎么样?就凭他们?

当年在燕国是皇族,掌控一国之力,都能把燕国弄成个烂摊子,现在还能翻天不成?

元熙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转头就朝高怀瑜笑得阳光灿烂:“来,不如朕多写几张,你挑张喜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