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5/5页)

武安侯傅成晏骁勇善战,镇守陇西,力拒吐蕃多年,但如今却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高宣帝为辖制傅成晏,命原右骁骑卫大将军王开山代为统帅。

然则,渭州军马皆为傅成晏嫡系部属,对傅侯忠心耿耿,又岂肯听从王开山号令,两方互不融洽,时常内殴,值此大敌当前,依旧不肯妥协,无奈之下,各自写了军报,八百里加急呈送长安皇城殿前,请高宣帝定夺。

高宣帝大怒,痛批王开山无能,气得吐了一口血,又把太医们吓得魂飞魄散。但是,事关军国大计,高宣帝只得挣扎着从病榻上爬起来,与群臣商议之后,命武安侯赶往渭州主持大局。

傅成晏领命。

多年戎马,傅成晏对这样的战事早已经司空见惯,本来心无波澜,但如今,面对着女儿,他却生出了畏惧之意。

他回到家中,看着阿檀,不停地叹气。

阿檀心中担忧万分,跪在父亲膝下,仰起脸望着他:“父亲此去,请多多谨慎,务必保重自身,无论如何,您得记得,我和念念在家中等您。”

她的眼中带着朦胧的泪光,说不出的忧伤,却微微地笑着,“父亲,我求神佛保佑,您一定会平安归来。”

如同婉娘,当年,他走的时候,她也是这般神情,这般对他嘱咐。

“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和孩子都在这里等你。”

言犹在耳,可她却走了,天人永隔。

傅成晏心中刺痛,他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阿檀的头顶,一声叹息:“我放心不下你,阿檀。”

“嗯?”阿檀不明所以,柔声回道,“我好好的,父亲,没有什么让您放心不下的。”

可是,傅成晏慢慢地重复了一遍:“我放心不下你,当年我也是出去了一趟,回头你母亲就……不在了,她不在了,都是我不好,我没能保护好她。”

这个刚硬的男人思及往事,不由自主陷入了一种偏执的、不能自拔的状态,不停地念叨着:“怎么办,我本来打算带你去渭州,但那里山水恶劣,我又怕你受苦,况且你还没出嫁,我一直想等着你嫁给明堂,我才能安心,如今又这样,怎么办?怎么办?我不在家里,崔家舅兄也不在,若出了什么差池,谁来护着你?阿檀。”

“大表兄还在长安呢,他会照顾我的,父亲不必过分忧虑。”阿檀安抚着父亲。

但傅成晏明显还是忧心忡忡:“明堂毕竟年轻,官阶也不大,要紧时候顶不了用,世道险恶,不能以常理论之,吾辈须执掌中剑,方能震慑宵小,不行、不行,我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饶是阿檀满腹离愁,也被父亲说得哭笑不得:“不至于,朗朗乾坤,清白世道,这里又是京城长安,能出什么事呢?”

老父亲眉头皱成一团,念了又念,叹了又叹,最后摆了摆手,带着一脸的忧愁出去了。

……

过了两日,傅成晏启程,临行前万千叮嘱女儿,在家中万事小心,轻易不要出门、不要招惹是非,他絮絮叨叨,念了许久,仿佛比元嬷嬷平日还要啰嗦一些,硬生生地把离愁冲淡了不少。

父亲走后,阿檀谨如他所交代的,闭上府门,安静度日。

念念年纪还小,不太明白离别的意思,见外祖父走了,大哭了一场,阿檀抱在手里哄了好久才哄住。

为了抚慰这孩子,阿檀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胭脂金乳酥。

将石榴榨汁,与牛乳同入釜,煮沸,点上棠梨果醋,使牛乳渐渐凝固,捞出沥水。又以麦粉炸面皮,酥且薄,若纸状,三重纸,中间裹以牛乳,掐成荷花状。

面皮雪白轻薄,透出里面石榴子的颜色,似雪里胭脂。

荼白在旁边看着,拍手赞道:“娘子真是集天地钟灵于一身,不但人长得美,手也凭地巧,这精致细巧的一个个,看过去,都不舍得咬它一口了。”

阿檀笑道:“我手再巧,也不如你嘴巧,每每做点事情,总要被你夸出朵花儿来。”

“那不是娘子本事,才让我有的夸吗。”荼白继续拍马屁。

阿檀笑着摇头,取出碧玉盘子,将那胭脂金乳酥逐一摆放上去。

就在这时,听见府里的二管事在外头吩咐下人做事:“秦二,别进去,娘子在里面呢,你把木炭放那边,对,那个角落,堆放好,叠起来,仔细点。”

“好。”一个男人的声音干脆利落地答了一声。

就那么一个字,让阿檀的手抖了一下,手里的金乳酥“叭嗒”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