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4页)

老和尚吃到美味的点心,大抵十分满意:“女檀越今日气色很好,老衲再给你看个面相。”

就如阿檀擅厨艺,悟因就擅相面,看见顺眼的人就要显摆一下他的本事。

当年,他曾道阿檀“生来与至亲离散,此为孤雏之苦”,又道“命宫红中带黑,来日必为恶人所欺,遭逢流离困顿之苦”,如今思及,皆一一应验。

阿檀有些忐忑,唯恐老和尚又说出什么吓人的话,她反倒后退了一步,摆了摆手:“不劳烦师父了,如今我是好命人,长辈疼爱备至,家中衣食无忧,倒不必再相面。”

悟因笑眯眯的,仍然朝阿檀招手:“来、来、过来。”

阿檀推辞不得,怯生生地凑近了一点。

悟因仔细端详了片刻,颔首而笑:“今日观汝,印堂乌云已散,天庭处红光笼罩,眉目亮泽有异彩,此大贵之兆也。”

阿檀点头,认真地道:“是,我亲生父亲乃武安侯是也,如今我也是名门世家女,可金贵了。”

“不止、不止。”老和尚看着、看着,渐渐疑惑起来,眉头打结,“紫气东来,祥云萦绕,汝之贵,不止于此……”他“嘶”了一声,又看了几眼,摇了摇头,“不成,老衲今天居然有些眼花,看不到顶。”

这个不对,换一个,老和尚低下头。

念念仰起小脑袋,和老和尚大眼对小眼,对个正着。

小姑娘伸出小爪子,揪了揪老和尚的白胡子,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眉眼弯弯,嘴角边两个小酒窝,要多甜有多甜。

脸蛋、眼睛、身子和手脚,都是圆圆的,念念就是一个小包子,还很软,歪着脑袋,“嗯?”了一声。

老和尚又抽了一口气,“嘶”,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个居然贵气更甚,生平未见,奇哉怪哉,老衲当日见东宫太子,亦不曾有此祥瑞之态。”

这个自然是不准的,一个小小的女孩儿,无论如何,不可能贵过一国储君。

老和尚今天自觉眼神不好,颇有几分纳闷,默默地又塞了两块小包子下去,以作压惊。

念念羡慕了,咬着手指头,眼巴巴地看着悟因和尚,差点流口水。

这几天她有些闹肚子,阿檀只许她喝稀粥,馋得她快哭了,恨不得趴到老和尚手上一起啃。

这孩子的眼神过于炙热,把悟因看得莞尔,他朝念念招了招手,念念马上扑了过去。

悟因大方地取了四块小点心,用禅桌上的宣纸包好了,塞给念念:“来,好孩子,老衲分你一些,你别眼馋。”

念念扭扭捏捏的:“可是,我娘不让我吃。”

悟因抬头看了阿檀一眼。

阿檀咳了两声,只是微笑而已。

老和尚弯下腰,压低了声音:“那我们偷偷的,喏,老衲给你包上了,你藏好,揣兜里,等你娘不注意的时候呢,赶紧吃,她就不知道了。”

说得很有道理。

念念用力点头,接了过来,捂在怀里,对老和尚露出一个谄媚又甜蜜的笑容:“和尚爷爷真好,念念最喜欢和尚爷爷了。”

原来这是个花心的,见谁都是最喜欢。

阿檀又对悟因拜了又拜,絮絮叨叨地问候许久,这才告辞而去。

出了禅房的门,崔明堂正候在外面,伸出手来:“念念,过来,表舅抱你。”

念念摇头,奶声奶气地道:“念念是大孩子了,娘说,要自己走路,不要抱。”

崔明堂笑着,摸了摸念念的小脑袋,对阿檀温和地道:“表妹可还要到前头烧香?”

家中长辈对阿檀呵护备至,她要出去上香,不但令丫鬟和卫兵随行,还把沐休在家的崔明堂也安排上了。

阿檀推辞不得,又不好让崔明堂知悉她和悟因所说之事,只好请他在外面等候,这会儿很不好意思:“让大表兄久等了。”

“无妨。”崔明堂别有深意地看了阿檀一眼,“横竖已经等了许久,再多片刻也不要紧。”

阿檀低了头,假装听不懂。

贴身丫鬟荼白和雪青上来。

一个执着纨扇给阿檀扇风,小心问候:“娘子热吗?今儿日头有点大,别把娘子热坏了。”

一个捧着水瓯,殷勤致意:“娘子口渴吗,可要先喝水?家里带出来的玫瑰露,还温着。”

阿檀笑着摇头:“你们别这么大张声势的,我哪里至于这么金贵了?都收起来吧,别叫人看了笑话我。”

荼白嘴甜:“娘子是玉做的人物,比金子还贵,我扇风还得轻点儿,免得把您吹化了。”

一行人就这么一边说着,一边到了前方大殿。

大雄宝殿中佛像高大,俯视众生相,檀香袅绕,和尚在莲花幡后诵经,曰三世诸佛,曰般若波罗密多,方外之音,闻而不解其意。

如此法相庄严之所,小丫鬟才噤了声。

阿檀刚要迈进殿门,一抬头,却见秦夫人从里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