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3页)

“是儿子的错,好在家中有父亲坐镇,儿子才没有后顾之忧。”贾瑚忙道。

“你可别哄我,你回去好好哄哄你媳妇才是,这家里都是你媳妇在操持。”贾赦道。

“辛苦夫人了!”贾瑚向尼久道谢。

尼久摇了摇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既然是我的夫君,你的责任自然是要我们一起共担。”

第二日,贾瑚喝了贾薇媳妇敬的茶,然后又补了礼物,贾蕊是嫁去了南召,一时间也回不来,只等下次,她将夫君带回来给贾瑚看看。

贾薇的媳妇是迎春做的媒,是曾经和陈林一起在华林书院同窗的女儿,这个同窗如今也是在京城为官,早陈林一届考中,如今和陈林一样,都是大理寺少卿,这个同僚平时也挺本分的,贾家娶媳妇也不用娶身份太高的强强联合,只需要家世清白,女儿人品好就行。

至于贾茴,则是在一次春游中被皇帝是女儿给看中了皮囊,皇帝知道是贾瑚的儿子,原本有些不乐意,大庆有规定,驸马只有爵位不能参加朝政,见贾薇实在优秀,觉得贾茴也是一样的,他惜才,舍不得让贾茴成为驸马。

可是皇帝六个儿子只一个女儿,对这个女儿皇帝自然是宠爱的,不忍女儿失望,只能将司徒铎和林黛玉叫了过去,询问贾茴的情况,知道贾茴从小在南召长大,四书五经接触得晚,而且对科举不感兴趣的时候,皇帝放心了,让林黛玉替自己女儿做媒。

贾茴最开始还是挺不乐意的,他喜欢自由不拘一格的女孩子,他觉得中原的女孩子都太过含蓄,不是他喜欢的类型,结果林黛玉将贾茴的意思表达给了公主,公主也是一个暴脾气,直接堵了贾茴的门,看着气得脸颊通红的公主,贾茴觉得他应当对中原女孩改观了,原来中原的女孩也是有这么不拘一格的,他就这样同意了。

贾瑚一回来,见自己的三个儿女都有了着落,内心也是感慨。

贾瑚难得回来,贾家自然要吃一顿团圆饭,黛玉和四春也带着夫君和孩子来了,贾政一家也过来的,再加上东府的人,一大家子吃着团圆饭。

几年不见,贾敬也老了许多,贾敬如今身体也不太行了,家中的学堂已经请了新的先生,因为贾家由武转文,先生还是比较好请的。

在家休息了几天,皇帝又将贾瑚叫进了皇宫,又开始商量国事,只不过这次皇帝将司徒明宸带在了身边,贾瑚看到司徒明宸有些意外,不过贾瑚却没有说什么,只继续和皇帝讨论着国事,商队这次不仅仅是给大庆打来了药方,还有火器。

谈完国事,皇帝将司徒明宸交给贾瑚,让贾瑚带带他。

贾瑚看着皇帝,懂了他的的意思,只是,看着才十来岁的司徒明宸,无奈的叹了口气,这孩子才这么小,就担负了这么多。

贾瑚将司徒明宸带回了荣国侯府,然后给他授课,贾薇和贾茴还有些吃醋,自家爹爹忙得不行,什么时候给他们授课过?没想到,现在回来,还得教授这个小豆丁功课,虽然他们都是能当爹的年纪了,该吃的醋依旧吃。

司徒明宸可不管贾薇和贾茴的吃醋,他认真的跟着贾瑚学习,他发现,这位舅舅教导他的内容和课堂上先生教授的内容不一样,这个舅舅给他授课的时候,直接让他看大庆的地图,还看周边邻国在大庆的什么方位,邻国与大庆的关系如何,邻国现在的情况。

贾瑚只在京城待一年,等贾茴成亲,贾瑚又赶去了福建,东平郡王的势力被拔出了,皇帝决定,在福建再修建通商码头,在福建也组建水军,再多组建几个去北洋进行贸易的船队。

贾琏也被调动了,他被皇帝安排进了神机营,开始研究从北洋带来的火器。

至于陈林,则被皇帝安排去了西北,四个异姓王中处置了东平郡王,北静王和南安王的兵权也都上交了,皇帝向西宁郡王施压,西宁郡王也只能乖乖的交出了兵权,回到京城荣养,西北就设置了西北府尹,由陈林负责西北的事务,务必使西北所有的民族归顺朝廷,而不是归顺西宁郡王府。

永泰五十二年,永泰帝驾崩,享年七十岁,皇太孙司徒明宸继位,史称新启帝。

新启三年,文渊阁大学士贾瑚辞官,新启帝三次挽留,文渊阁大学士辞官已决,新启帝挽留无果,只能任由大学士辞官。

“老师,你真的要辞官吗?”司徒明宸可怜巴巴的看着贾瑚。

“陛下,你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皇帝了,微臣已经老了,帮不了您什么了。”贾瑚无奈的看着新帝,先帝将新帝教导得很好,新帝适应得很快,虽然年纪不算特别大,但是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皇帝了。

“可是老师在身边朕总是觉得心安。”司徒明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