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4页)

尼久让小姑娘们回去的时候从花会上带上一盆她们最喜欢的菊花,冬日的菊花难得,如若不是贾瑚有一个温泉庄子,她们也难得看到冬日的菊花。

至于元春和杨纯熙,被贾家留下用了晚膳,看了这姑娘的规矩后,贾母更加满意了。

贾母都满意,尤氏和秦可卿自然也是满意的,所以,元春要走的时候,尤氏拉着元春的手道:“过几日挑个好天气,想去杨家拜访一下,到时候你和我们一起呀。”

元春听出了尤氏的意思,心中高兴,道:“好,当然可以!”

杨纯熙捏了捏自己的衣角,她这是过关了对吗?

元春带着杨纯熙坐上马车,脸上笑眯眯的,看着紧张的杨纯熙道:“不用害怕,很顺利的。”

杨纯熙点了点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元春先送了杨纯熙回了杨家,并将过几日,她会陪着东府的嫂嫂上门拜访的事情告诉了杨家二舅母后,才回去晋阳侯府。

元春回了晋阳侯府,就去了杨氏的院子里,杨氏拉着元春的手,期待的看着元春。

“过几日,珍嫂嫂会去拜访二舅母。”元春将好消息告诉了杨氏。

杨氏放开元春的手,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看得出来珍嫂嫂还挺喜欢的纯姐儿的。”元春安慰道。

没让杨家人久等,尤氏特意给贾蔷请了假,让他护送她和秦可卿去杨家。

贾蔷还没反应过来,心中嘟囔着为啥不找蓉哥,非得找他来护送,心中嘟囔归嘟囔,但是还是一丝不苟的完成吩咐的事情,先去晋阳侯府接元春姑姑,再去杨家拜访。

贾蔷送尤氏一行人去了杨家,贾蔷发现,杨家的男丁们都在,包括吏部侍郎杨大人也在,被吏部侍郎盯着看,他实在是有些紧张。

“平时都有念书吗?”杨大人看着贾蔷,心中不由得感叹,贾家人是真的长得好,荣国公贾代善就长得俊美,宁国公贾代化长得英武,当年的贾恩侯当年虽然也是一个纨绔子弟,可是模样也好,还有贾敬,年轻的时候也是儒雅风流,更别说与他同朝为官的户部侍郎贾怀瑾,京城中都说贾家出美人,此言不虚。

“有跟着祖父在念书。”贾蔷紧张道。

“何为三世说?”杨大人问道。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贾蔷回答道。

“何为据乱世?何为升平世?何为太平世?”杨大人又问道。

““所传闻世”是“据乱世”,内其国外其夏。“所闻世”是“升平世”,内诸夏外夷狄。“所见世”是“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贾蔷继续回答道。

杨大人微微点了点头,心中表示满意,不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只光有好看的外表,他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杨大人又再继续出题考校。

至于在杨家后院,尤氏夸赞着杨纯熙,道:“那日在荣国府,我看了你们家的姑娘,就心生欢喜,找我们家元春打听了一番,知道你们家姑娘还没有婚配,不知道我们家贵府可否看得上?我们家有一小子,今年也十五了,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就是这小子小时候不爱念书,荒废了一些时日,可是自从他瑚大叔叔回来,对他的学业就要求得严格了一些,是一个还不错的孩子。”

“贾家的孩子自然是好的。”杨家大舅母道。

“我们家姑娘人确实不错,就是家庭有些复杂,不知道宁国府介不介意?”杨家二舅母有些担忧道。

“我们这样的人家,富贵都已经到了顶了,娶的媳妇就希望家世清白一些,两夫妻能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就行,别的我们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尤氏连忙道。

“家世清白您倒是能放心,就是这孩子是我儿子原配的女儿,原配走得早,续娶的儿媳心气有些小,导致我儿子对这孩子也不上心,这孩子是我和我相公拉扯大的,相公走得早,也就剩下我这个老婆子替她考虑一二,可是老婆子我的年纪也不小了,身上病痛也多,万一有一天我如若不在了,那就没有人替这孩子打算了。”杨家二舅母心中有些悲伤,可是,事实是什么情况,还得和贾家说清楚,免得贾家说骗婚,日后以此为借口,薄待自家孙女。

“这不是什么大事,我们贾家东西二府,西府的子孙旺盛,倒是我们东府,子孙不多,如若孩子嫁到我家,定会如亲闺女一样疼爱。”尤氏连忙表态。

听到尤氏这么说,杨家两位舅母都放下心来。

杨大人考校完毕,对贾蔷的学问还是比较满意的,勋贵子弟,能有如此学问的孩子确实挺难得的。

“你们兄弟几个,午膳好好陪着贾家的公子喝几杯。”杨大人对自己的孙儿道。

“是!”杨家的几个孙子看着贾蔷摩拳擦掌,一个个的,不怀好意的看着贾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