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页)

元春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这个姑娘是杨家二舅次子的女儿,这个表哥的原配早亡,只留下一个女儿,后来这个表哥续娶,这个表哥很喜欢续娶的妻子,但是这个妻子心气有些狭隘,容不下原配的女儿,连带着这个表哥也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女儿,好在二舅和二舅母心疼这个姑娘,将这个姑娘接到身边抚养,二舅早些年因病去了,二舅母只能带着这个女儿去钦州投奔那个表哥,去年二舅母风寒病倒了,心中最是记挂这个孙女,害怕她走了,表哥和那个续娶的妻子随便把这个姑娘给嫁出去,就希望趁着自己还在,赶紧给这姑娘许配人家,前段时间才从钦州回来京城。”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姑娘还真是可怜!”贾瑚道。

“可不是,我去杨家大舅家见到这个姑娘的时候就还挺喜欢的,正好想着大哥在给蔷儿找对象,就过来说一说,看大哥的意思。”元春道。

“京郊的庄子今年有培育冬天开的菊花,原本是等过年再送过来添喜气的,我让你家嫂嫂办一个花会,让你嫂嫂和你妹妹们邀请一些姐妹们来我们府上看花,你便把人带过来让让你嫂嫂,还有东府的珍哥嫂子和蓉儿媳妇一起相看相看。”贾瑚道。

“哎!”得了大哥的信元春特别高兴,恨不得立刻回去告诉自己婆婆这个消息,可见她真的挺喜欢这个姑娘的。

杨家的情况贾瑚还是比较清楚的,杨家如今的当家就是元春婆婆的大哥,元春婆婆一共有三兄弟,长子和次子是嫡出,三子是庶出,元春婆婆是最小的女儿,长子如今是吏部侍郎,很大可能是下一任礼部尚书,次子之前已经是鸿胪寺卿,只不过前些年病逝了,三子外放为官。

次子的儿子也是外放为官,算是正经的书香门第,杨家的姑娘自然是能配得上他们家的孩子,至于女孩子不受宠,如若和蔷儿的婚事成了,这个女孩在家自然也就受宠了,贾瑚对他们贾家还是挺自信的。

晚上,贾瑚就和尼久说了这件事,说完尼久还有些愤愤不平,说当父母的偏心。

看着尼久义愤填膺的模样,贾瑚笑了,道:“在小三眼中,我们两个应当也是偏心的父母。”

“小三那不一样,我母亲说小三学习秘术的天赋极高,虽然是一个男孩子,可是他的天赋比我还要强上两分,母亲说,等小三学完秘术之后再让他上京,不能浪费小三的天赋。”尼久觉得自己冤枉,她才不是偏心的母亲,只是当时事从权急,她才着急来京城,小三那时候才刚出身,根本就经不起颠簸,只能将小三留下。

“今年过年,多给小三送些东西过去。”贾瑚无奈道。

小三如今也三岁了,贾瑚倒是想将小三接来京城,可是岳母不让,贾瑚和尼久都没办法轻易离开京城去接孩子,只能将小三继续放在南召养着。

“放心吧,小三不是那种小气的孩子,我都可以看到他长大后亲自来京城找我们了。”尼久让贾瑚宽心,她这个娘都不担心,小三的外祖母会把孩子教导好的。

听到尼久这么说,贾瑚一下头痛了,他道:“我都能看到小三一个人虎头虎脑的闯京城了,一个不懂规矩的南召孩子,那杀伤力……”

“别这么悲观嘛,或许他不像我当初那么虎呢?大概……”尼久想起自己刚见自家相公的第二面就把相公的衣裳给扒光了,她有些心虚,好像是不应该这么乐观的。

元春一回去便和自家婆婆说了花会的事情。

“纯姐儿的事没成?”杨氏问道。

“总要相看一下吧,花会便是让东府的嫂嫂们也一起看看,日后都是要好好相处的,她们能看中,日后纯姐儿嫁过去,也能相处和睦。”元春道。

听元春这么说,杨氏放心了下来,纯姐儿的婚事并不顺遂,之前二嫂带着纯姐儿在钦州跟着侄儿生活,二嫂在钦州看中的青年才俊都被侄儿媳妇给破坏了,二嫂无奈,只能将纯姐儿带来京城投奔大哥,就希望能给纯姐儿找个好的,总不能让好好的女孩子蹉跎一生。

她带着元春去杨家的时候就看到了纯姐儿,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孩子,聊着各家的孩子,就不免聊到了贾家的孩子,元春就想到了贾家东府的贾蔷,那个孩子她也知道,他那一脉都还挺让人唏嘘的,两个都是可怜的孩子,如果真的能配在一起,她觉得是极好不过的了。

尼久说要办花会,让迎春黛玉她们自己写邀请函给自己的小姐妹,这几年,外头有什么喜事儿,尼久都会带上府上的姑娘一起去,这几个姑娘也有交到几个好朋友,时常会通通书信,尼久说能由她们自己写邀请函,迎春她们都特别的高兴,甚至,将自己珍藏起来的花笺纸都拿出来了,只为了写一封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