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4页)

他动勇毅侯的动机太过明显,忠顺虽然不聪明,他身边自然有聪明的人,自然能猜到他的意图,只不过就算是能猜到又能怎么样呢?他也只是想看看太上皇是什么反应,只要太上皇不在了,忠顺身边那一系列人他都会拔除掉。

“母妃,父皇知道了吗?”忠顺不安的问道。

甄氏眉头紧锁,“按理说你父皇应当已经知道了。”甄氏一早就想办法让人把消息泄露给了太上皇,那人也说太上皇知道了,只是一直没有动静,这也太奇怪了,不符合太上皇一贯的行事风格。

“那父皇那里怎么没有动静?难不成父皇不管了?”忠顺十分的不安,左都御史也在询问他情况,如若勇毅侯出事,他这边没有合适的人统领京畿卫,那京城的护卫全部都会在皇帝手中,他的一切想法都将是空谈。

“绝对不可能,你父皇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即使成了太上皇对皇帝也没完全放手,压制了皇帝这么多年,现在他怎么可能说放手就放手。”甄氏自认跟着太上皇这么多年,而且她还是祖母根据太上皇的性格喜好特意调教出来的,自认是比任何人都了解太上皇。

只可惜,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帝王的心意,向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太上皇看着宫人找出的东西,他先伸手摸了摸,然后他拿过宣纸,一页一页翻看起来。

“这是珏儿三岁的时候,朕亲自给他启蒙,握着他的小手,一横一竖的教他写字,那时候他的手指骨头软,一横一竖写得歪七扭八的。”太上皇拿着宣纸对身边的老太监道。

跟着太上皇多年的老太监双目含泪,道:“陛下,睹物思人伤神呀,奴才还是给您收起来吧,您身体还没好利索呢,等您以后再看。”

“珏儿的这些东西,日后随朕陪葬吧!”太上皇环顾了一眼四周,全部摆放着司徒珏的东西,从他小时候练字的字帖,再到他从小到大的衣服,再到他的配饰,满满当当的摆放了一宫殿,这些都是太上皇吩咐人收起来的,进入全部拿了出来。

“陛下,太医都说您的病已经好了,怎么说起糊涂话来了,您身体健康,什么死不死的。”老太监反驳道。

“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朕老了,应当活不了两年了,这些日子,朕总是梦到珏儿,他年少的样子,鲜衣怒马,笑的恣意又张狂。还有他后来被朕逼疯了的样子,他质问朕,既然不想让他继承皇位,为何又要封他为太子。”太上皇颓废的坐在了椅子上,他伸手拿起一旁司徒珏的衣裳抱在了怀中,他压抑了多年的眼泪终于落下。

老太监也忍不住了,用衣袖擦着自己的眼泪,只是眼泪却越擦越多,怎么样也止不住,他是看着太上皇和先太子一步一步走向父子反目的,先太子是第一任皇后娘娘所生,皇后娘娘和太上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一起长大,感情深厚,那时候太祖皇帝还在,太上皇还是太子,年轻气盛急于证明自己,亲自领兵四处征战,留下还是太子妃的皇后娘娘在京城,替太上皇分担属于太子的政务,直到太祖皇帝驾崩,太上皇才回到京城继承皇位。

太上皇继承皇位后,太子妃自然也成了皇后,可是,领兵打仗惯了的太上皇又怎么忍得住寂寞,乖乖呆在宫中当皇帝,又一次,鞑靼进攻中原,太上皇再也忍不住,丢下皇后,领兵北征,皇后只能再次从后宫站出来,替太上皇分担政务,不成想,皇后娘娘这时候已经怀孕,而且胎相不稳,只是太上皇北征,为了稳定军心民心,皇后让太医院瞒着,直到六个月后,皇帝平安归来。

皇后娘娘因为怀孕时胎相不稳,太上皇北征她又操心政务,最后她难产而亡,只留下先太子。

太上皇觉得亏欠了皇后,是自己和先太子害死了皇后娘娘,刚开始太上皇并不喜欢先太子,可是,先太子越长越大,也长得和皇后娘娘越来越像,太上皇再也忍不住,抱着太子哭了一场,然后将太子接到自己身边,亲自照顾太子,等先太子三岁后,太上皇亲自给先太子启蒙,他又亲自给太子挑选师傅,亲自给太子挑选太子妃,对于先太子的事情,亲力亲为,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捧到太子跟前。

先太子也不负所望,长成了翩翩公子,模样和皇后娘娘极像,文采盖世,心绪豁达,对人包容仁慈,深受文武百官的爱戴。从什么时候变了呢?大约是有一次宴会,有官员夸耀先太子,日后定能和太上皇一样成为一个明君,先太子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他日后希望能成为超越父皇的皇帝,让政治清明百姓和乐。

这样的话让一个生命走向苍老的帝王听到后是怎样的感受呢?受到刺激的帝王怒了,原本恨不得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捧到先太子跟前的太上皇变了,他开始扶持其他的儿子,开始打压先太子,这让从小到大立志成为明君的太子挫败,让从来没有承受过挫败的太子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