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4页)

听完薛母的话,贾母神情不明,贾母目光看着薛母,似乎是企图将人看破。

薛母注意到贾母的目光,她有些心虚,随即想到她又没说错,虽然是他们薛家想高攀贾家,可是金玉良缘的事情可不是她杜撰出来的,而是确有其事。

王夫人的眉头皱了起来,高人说的金玉良缘就是指的是宝玉与宝钗的婚事吗?可是,宝钗只是一个商户女,又如何配得上宝玉呢?

杨氏有些后悔留下来用膳了,没想到听到了这样的消息,这应当是贾家的私事才对。

一旁的小辈们也十分的诧异,元春抱紧了自己的孩子,神色不明,三春则是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薛宝钗,至于林黛玉,她心中则是松了口气,她已经定亲了,如若宝玉能与宝姐姐成为一对倒也不错,宝姐姐平时也与宝玉走得近,想必宝玉对宝姐姐也是有感觉的。

薛宝钗的脸则变得通红,她低着头,不敢看向别处。

“宝钗,可以把你的金项圈拿给我看看吗?”贾母道。

薛宝钗连忙将戴在自己脖子上的金项圈取了下来,递给了过来拿金项圈的鸳鸯。

贾母从鸳鸯手中拿起金项圈仔细观摩了起来,她还特意用放大镜看到了金项圈上雕刻的几个字,确实是雕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大字。

贾母看完,又将金项圈递给了鸳鸯,鸳鸯则拿给了王夫人,王夫人也看清楚了上面的字,看清后王夫人只觉得头痛,这都叫什么事儿。

宝玉配宝钗,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只是高人说的金玉良缘,这又不得不让她信上三分。

和王夫人心烦意乱不一样的是,贾母此刻还能保持冷静,她道:“薛家姨妈可能不知道,我们家孩子的婚事一般都是瑚哥儿做主,兹事体大,毕竟是孩子们的婚事,我这个老婆子也不敢乱承诺什么,这事儿还得先告知瑚哥儿,才知道后续应当怎么做,你能理解吗?”

王夫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她一脸歉意的看着薛母,道:“对对对,我们家孩子的婚事都得瑚哥儿那边做主呢,当初元春和长安的婚事,也是瑚哥儿首肯之后,才成的。”

“这事儿我也可以作证!我们家长安确实是先通过了大舅子的考核才抱得美人归的。”杨氏也连忙道。

薛母露出了一个善解人意的表情,道:“我理解,我原本也是不想说的,只是姐姐问了,我便说了出来,我也是想找高人求证一番的,并没有逼婚的意思,还请老祖宗和姐姐放心。”

“我们当然知道,薛家姨妈为人温和大方,我们家的孩子都十分的喜欢!对了,瑚儿媳妇,如海说他初一去了山上给敏儿上香,冬天的山上景色也极为的不错,银装素裹,宛若仙界,我们什么时候也找个时间去山上去上香才是!”贾母开始转移话题。

“正月十五可能不行了,那天元宵,不管是寺庙还是大街上人都太多了,安排在二月初一如何?和之前一样,将寺庙包下,免得被打扰。”尼久道。

“都行,你来安排,亲家太太,到时候要不要一起去,这么多人也热闹,咱们也有一个伴。”贾母询问杨氏。

“当然可以!”杨氏连忙应承了下来。

“宫中要省亲的娘娘家中已经开工很久了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弄完,我都有些好奇娘娘省亲那日的排场呢。”王熙凤也帮着转移话题。

说起省亲的娘娘们,众人都开始抒发己见,话题完全拉扯开了。

见话题被拉扯开,薛母也没在意,反正她今天的目的是达到了,荣国府的下人管得严,轻易不敢私自传流言,即使给再多的银子都不好使,不得不说荣国府治家之严,那她便只能当着众人的面戳破,为什么选择今日,正是因为杨氏和林如海都在,外人多,贾家自然不能随意处理这件事。

京城的戒严解除了,林如海也告辞回了林家,虽然是岳母家,到底还是没有自己家中住的舒服,不过,林如海依旧将林黛玉留在了贾家。

京城的热闹恢复的很快,没两天,人们似乎就都忘记了之前戒严的紧张,做生意的已经出来做生意了,后宫娘娘的母家,别院也重新开始动工。

贾家则是在为贾宝玉的婚事担忧。

“瑚儿,你对金玉良缘有什么看法?”贾母问道。

王夫人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贾瑚,此时,贾母和王夫人都有些六神无主,说金玉良缘的不是别人,而是医治好贾宝玉的那两位世外高人,如若随便一个道士和尚说的话,他们都可以置之不理,可是那两个高人说的话,这让贾母和王夫人有些害怕。

“除开金玉良缘,二婶是希望宝玉和薛宝钗成一对吗?”贾瑚问道。

王夫人没有犹豫,直接摇头,宝玉的媳妇的人选中,她从来没有把宝钗当做选项,宝钗什么都好,性子沉稳,学识不凡,就单单凭借她的身份她就不希望宝钗能成为宝玉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