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4页)

虽然知道淋雨对身体不好,贾瑚知道,这群灾民需要发泄,他们盼雨盼了太久了。

这一场雨足足落了两天两夜,从前一天晚上开始落,直到第三天傍晚太阳的余晖才出来,贾瑚出去检查了河水湖泊,这一场大雨,将湖水河水都填满了。

地里有水了,接下来便是要恢复民生了。

恢复民生不容易,因为天灾人祸,黔中已经没有官府了,贾瑚只能给皇帝写信,必须调人过来,只是调人过来也需要时间,等朝廷官员来黔中的日子他们也不能闲着,得帮助黔中的百姓恢复民生。

好在才八九月,粮食也还能种一季,可能收成不太好,但是有总比没有要好。

贾瑚又只能去找两湖借种粮,然后免费借给这些灾民耕种。

皇帝接到自己贾瑚的奏折后开始商讨黔中派谁去管理,贾瑚自然是不可能久留的,如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皇帝也不会让贾瑚去黔中赈灾。

这时候,荣国府也收到了贾瑚的信件,贾母看着贾瑚的信件高兴得不行。

“老祖宗,瑚大哥哥说什么了?”王熙凤连忙问道。

“黔中的流寇已经消灭干净了,而且黔中也下了雨,地里现在有水了,他现在在帮助黔中百姓恢复民生,如今,只等皇上派遣黔中官员接替他,他便能回京了。”贾母高兴道。

王熙凤有些失落,问道:“瑚大哥哥提了我家相公吗?”

“说了,他说这次琏儿表现得不错,成长很快,他现在看书也很自觉了,经常去岳麓书院请教岳麓书院的先生们,估计再过不久,就能下场考试了。”贾母道。

“那相公什么时候回来?”王熙凤继续问道。

“这个瑚儿就没具体交代了,你放心吧,有他大哥管着他呢,不会有事儿的。”贾母安慰道。

王熙凤无奈的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是!”

王夫人见王熙凤似乎还是有些不太高兴,忙道:“凤丫头,男儿志在四方,不能一直把男儿困在院子里,你看看瑚儿,能有现在的成就,之前不也离家吃了许多苦,你身为妻子,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让他去闯,日后他升官发财,还能忘记你这个媳妇吗?”

王熙凤连忙道歉:“是我不好,就是第一次与相公分开这么久,有些心慌,我也不是不让他出去闯,是我胡思乱想了。”

“没事儿没事儿,当初你们祖父在外领兵打仗我也是担心得不行,凤丫头,我理解你。”贾母连忙安慰。

安慰好王熙凤,尼久开始转移话题,道:“林姑父那边想要把黛玉接回去住几日,林家的宅子重新整顿了,林姑父想让黛玉回去看看喜不喜欢。”

“可以呀,回去看看喜不喜欢,不喜欢还可以改。”贾母道。

“那我通知林姑父来接。”尼久道。

“好!”林家就住在京城,要把黛玉接回来也方便,贾母便没有那么多不舍。

林如海收到信的第二日,他就亲自登门来接自己女儿了,林黛玉看到林如海也很开心,“父亲,你的身体要不要紧,你以后让林管家来接女儿就好。”

“出来走走透透气才好呢,在外祖母家过得开心吗?”林如海温柔的问道。

“开心,姐姐妹妹们一起念书,女儿一直觉得自己在读书上很有天赋,没想到还有一个姐姐与女儿不相上下。”林黛玉道。

“是哪一家的女儿,居然这么优秀?”林如海笑着问道。

“是金陵皇商薛家的姐姐,薛姐姐学习很好,模样也好,十分的温柔耐心,据说薛姐姐一家进京是来选拔公主伴读的,这个公主伴读好中选吗?”林黛玉问道。

“说好中选也好中,说不好中选也不好中。”林如海道。

“这是为何?”林黛玉有些不解。

“如若是你贾家的几位姐姐妹妹去竞选公主伴读,九成都能成,但是薛家的女儿不一定,中选的几率只有三成不到。”林如海并未隐瞒,而是说出了事实。

“因为身份吗?”林黛玉继续问道。

林如海点了点头,道:“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即使薛家是皇商,但是也是商,公主金枝玉叶,又如何看得上商户呢?”

“可薛姐姐人品出众呀,看人也不能只看身份吧,薛家姐姐真的特别优秀,爹爹有办法让薛姐姐中选吗?”林黛玉夸着薛宝钗,问道。

林如海摇头,“爹爹如若没有辞官,或许还能运作一二,爹爹现在已经辞官了,运作不了了,不过,瑚儿倒是可以运作一二,如若求到瑚儿那里,说不定还有机会,就看薛家进京真的是为了公主选拔还是其他。”

林黛玉有些不太理解自己父亲的深意。

林如海笑了笑,“你回来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林黛玉想了想,她来了京城这么久,也只去了寺庙,林黛玉也不想自己的父亲操心,便道:“女儿觉得寒见寺的素斋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