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3/4页)

贾宝玉没有发现,随着他的谎言说出,他手中握着的宝石光彩又暗淡了一丝。

听到贾宝玉说史湘云没看到,她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宝玉,你好好休息,我在外面给你守着,老爷那边传来了消息,让你明日在屋子里养伤,这几日先别去学堂了,他给你请了假。”

“好!”贾宝玉握着石头,情绪十分的平静。

这边,贾瑚休息好之后,提笔给尼久写了一封家书,把这里的情况告知,顺便,把贾琏和陈林如今在黔中协助他赈灾的情况也写进了家书中,然后他另外提笔,单独写了一封给贾母的,让贾母不用担心他,他在外面一切都好云云。

贾瑚将两封信写好之后,便交给陈武,陈武负责把信送出。

“贾大人,休息得怎么样?”知府进来了,关心到。

“休息得还不错,多谢戴大人。”贾瑚道谢。

知府脸上挂着笑道:“那就好,宴会准备得差不多了,粮商们也陆续到齐,贾大人可以入席了。”

“那便走吧!”贾瑚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这才随着长沙知府出去。

长沙知府在前方引路,他的脸上挂着笑,心中却在赞叹,这位贾大人太能吃苦了,又很能干,很多时候都会把他的容貌和出生富贵给忽视掉,只是,在特别细小的点上,还是能看得出出这位贾大人真的出身高贵,比如,他会要求在洗漱后再去见学子,再比如,出门前会先整理衣服上的褶皱,一般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很难注意到这些细节。

这次来长沙府的粮商比上次更多,长沙知府介绍道:“这些便是两湖最大的粮行老板,这位便是此次黔中赈灾的钦差,礼部尚书,贾大人。”

“各位老板晚上好,初次见面,彼此都还不太熟悉,但是本官相信,咱们不止一次见面的机会,这次借戴大人的名义将诸位请过来,确实是本官遇到了难处,要请诸位帮忙。”面对这些大型粮行的老板,贾瑚的态度也没捏得很高,相反,还降低了自己的态度。

朝廷赈灾拨款的金额就那么多,现在赈灾款都还没到,粮食也只能先找各大粮行去赊账,等赈灾后期,赈灾拨款不够的情况下,还得找这些商人伸出援手,贾瑚觉得,现在他姿态摆低一点也无所谓。

“贾大人谦虚了,我是我们两湖粮行会的会长,鄙人姓马。”

一个年纪稍微有些大的老人站了起来,自我介绍道。

“原来两湖有粮行会,失敬失敬,马老板请坐。”贾瑚明白,面前这位老人就是便是这些商人的代表人。

“想必诸位老板都知道,本官委托长沙知府请诸位过来是所为何事?本官也不卖关子了,黔中大旱,需要诸位老板施以援手,本官需要大量的粮食,本官知道,两湖的粮食都在诸位手中,本官恳请诸位将粮食便宜一些卖给我。”

贾瑚开门见山,也没绕弯子。

“大人也知道,因为前年赣州水灾,也是从咱们两湖地区调的粮食过去的,之前的钦差已经调走一批粮食了,即使我们两湖是鱼米之乡,粮食也不多了,还要供给我们两湖的百姓,能拿出来的也是有限的。”马老板道。

贾瑚笑了,这位马老板虽然没有说粮食的价格问题,却说了粮食的稀有性,便明白,怕是要有点东西才能打动他。

“诸位老板,本官是一个爽快人,求人办事也自然要拿出一点好处来,本官来之前向陛下求了三个皇商的名额,其中一个名额给两湖的粮商也未尝不可。”贾瑚脸上挂着笑。

贾瑚此言一出,场上的粮商们交流起来,很显然,在场的商人都十分的意动,这可是皇商。

“敢问贾大人,另外两个皇商的名额您准备给谁?”马老板问道。

贾瑚轻声一笑,道:“旱灾可不比水灾,谁知道什么时候老天下雨呢?如若明天就下了雨,天气恢复了,黔中的百姓能安居乐业,本官的差事也就算是了解了,如若旱灾一直不见好,那赈灾的日期便得后推,拿赈灾的银两怕也是不够用的吧。”

马老板瞬间明白了贾瑚的意思,另外两个皇商的名额是为了后期赈灾缺少银子的情况下找商人募捐的,他看着贾瑚胸有成竹的模样,便明白,这位贾大人虽然是临危受命,急匆匆的赶来黔中赈灾,却也不是丝毫没有准备。

“贾大人要多少粮食呢?”马老板问道。

“越多越好!”这句话贾瑚说的真诚。

“贾大人可否容我们商议一下再给您回复?”马老板道。

“当然可以,只不过黔中情况急迫,还请诸位能尽快给本官回复。”贾瑚道。

“贾大人放心,最早明日,最迟后日,必定给您回复。”马老板道。

“多谢!”

从见客厅出来,长沙知府道:“没想到贾大人来赈灾准备这么多,居然还向皇上要了三个皇商的名额,下官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