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4页)

说着,薛母又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到底她在父母的心中还是不如姐姐的,姐姐能嫁去贾家,她却只能嫁去薛家,同样是联姻,嫁的人家不对,日子也不一样,虽然相公对她很好,但是,每次看到相公在那些当官的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模样,她心中就难受,当初她比姐姐晚出嫁,见过姐夫即使在父亲面前,在哥哥们面前,都站得直直的,神色中带着傲气。

如若蟠儿是荣国府的孩子,不过打死了一个平民,还用得着举家搬迁吗?薛母摸了摸薛宝钗的头发,她其实也没对宝钗说实话,宝钗真的以为这次入京是为了公主选伴读,只有她知道,公主伴读又岂能是她们这样的人家能够得上的,她们薛家只不过是有一个入选的资格罢了,只可惜哥哥家并没有合适的男孩,但是荣国府有,如若宝钗能嫁去了荣国府,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宝钗,你姨妈家情况也有些复杂,你去了荣国府,要谨言慎行,孝敬长辈,友爱弟妹,知道吗?”薛母叮嘱道。

“母亲放心,母亲荣国府现在是什么情况?有多少主子?”薛宝钗问道。

“荣国府现在是第三代贾瑚当家,你姨妈过年的时候给咱们送年礼的时候说了,现在管理荣国府中馈的是贾瑚的夫人,荣国府分为大房和二房,二房就是你姨妈一家了,你姨妈生了三个孩子,长子前些年去世了,只留下了一个遗腹子,然后就是长女元春,今年也出嫁了,只剩下一个三子,叫贾宝玉,衔玉而生,也只比你小两岁,你们两个应当有多话聊。”

薛母心中是看中了贾宝玉,听姐姐说,宝玉出生便衔玉而生,生来不凡,再加上之前有两个游方的道士给了宝钗一幅金锁,如若能凑成这金玉良缘,那可真是太好不过了。

“那大房呢?”薛宝钗继续问道。

“大房的情况就复杂一些,贾家大老爷先头的夫人生了两个男孩,叫贾瑚和贾琏,这位贾瑚极为了不得,十五岁就考中了状元,如今年纪轻轻,才二十六岁,哦,过了年,应当二十七了,他如今已经是礼部侍郎,正三品官衔,原本爵位应当是他父亲继承,可是他父亲受到打击,便把爵位让给了贾瑚,贾瑚不仅仅是礼部侍郎,更是荣国侯,至于二儿子贾琏和他哥哥相比,就平庸许多。”

“这个贾瑚还真是厉害,才二十七岁不仅是侯爷,还是正三品官员”元春不由得想起薛潘,年纪也不小了,也不知道好好读书,现在还给自己家惹了祸,如若不是舅舅帮助,帮忙摆平了这件事,指不定他们家已经着了祸,哪里还有机会上京投奔姨妈。

“可不是,如若我儿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就好了”薛母对薛宝钗十分的满意,觉得比官家小姐也不差什么,只可惜了自家女儿的出生。

薛母这么说,薛宝钗也觉得伤感,父亲在的时候就将她当男子在养,多次感叹如若她是男孩就好了,她也觉得自己如若生成男儿就好了,她一定能建功立业,保护好薛家,而不是像哥哥那样,到处惹祸。

她现在只希望公主能看得中她,虽然舅舅已经帮忙摆平了那件事,难免不会被有心之人重新翻出来,舅舅能帮忙摆平一次已经是天大的恩情,难不成次次都要舅舅出面才能解决掉,而且自从父亲走后,薛家八房都对皇商的头衔虎视眈眈,偏偏哥哥又是个不争气的,这次虽然也借着舅舅的威势保住了,那下一次呢?

“是什么身份那就是什么身份,能当妈妈的女儿女儿已经很幸运了”薛宝钗靠在薛母的怀中道。

“还是女儿孝顺,你哥哥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薛母长叹一口气,儿子不成才,她也很无奈。

薛母一家来到荣国府,薛母让薛潘去敲门,薛潘看着荣国府的铜门有些胆怯,但是想着自家与荣国府亲戚关系,又壮着胆子去敲门。

很快,荣国府的大门就打开了,知道来人是薛家,王夫人一早就交代过,如若薛家人来了直接带去梨香院。

薛家三人跟着门房在荣国府上走着,看着与江南园景截然不同的京城建筑风格,他们还看到一队一队的如同士兵只是穿着小厮衣服的男人在巡逻,他们吓了一跳眼睛看着前方,丝毫不敢四处张望。

“不用担心,这是府上例行巡逻”门房安慰道。

薛母听到门房安慰之言,心中稍安。

门房将薛家三人带去了梨香院,就准备告辞,这时候薛母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让薛潘递给门房,感谢他带路,门房笑着收下了,然后这才离去。

梨香院守门的婆子将薛家三人带了进去,王夫人见薛母时,激动坏了,忙叫了一声妹妹。

薛母也十分的激动,她与王夫人一个嫁在京城,一个远嫁金陵,现在算来,她们姐妹也有十几年未见了,“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