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4页)

第一就这么定了,晋阳侯高高兴兴的去宣布,第一的学生得了这株十八学士,另外十九位学生他也准备了礼物,文房四宝一套,祝愿他们科举之路顺利,然后今日的花会就圆满结束了。

“方大人,你来仔细看看这份”等花会散后,贾瑚叫了方大人一声。

方君奕拿起策论仔细看了起来,文章的字里行间还十分的稚嫩,就整篇而言,这份策论并不能算好,只是,里面写的赈灾内容却值得揣摩,他一下就明白贾瑚的意思了,“杨老、袁老,你们可认识这位叫陈林的学生。”

袁老有些错愕,道:“认识倒是认识,之前也是我们青阳书院的学生,挺有天赋的一个学生。”

“现在不在青阳书院念书了吗?”贾瑚问道。

“是呀”袁老脸上出现了些许的为难,“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孩子也是命苦,这孩子原本是青阳城一位乡绅的孙子,乡绅只有一女,他心疼女儿,便给这个女儿招婿上门,前些年,这孩子的爷爷走了,没两年母亲也走了,那个招上门的女婿立马新娶了一个媳妇,还是有孩子的女人,那个孩子还与陈林差不多大的年纪,而且模样和陈林有六七分相似,陈林也闹过,可是他一个半大的孩子有什么用,陈家也早是他父亲当家,连陈府都改成了那男人的姓。”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儿”方君奕有些吃惊,袁老是读书人,不会说别人的坏话,就从他说的这些内容中就不难知道,那个男人怕是一早就和这个新娶的媳妇在一起了,还暗通款曲悄悄的生下了孩子,再阴暗一点,这孩子的母亲的死恐怕和那个赘婿也脱不了干系。

“那男人娶了新媳妇后,便不肯为陈林提供束脩了,这孩子成绩好,当时已经是秀才了,我们学院知道这孩子的变故后,主动免除了这孩子的束脩,结果这个孩子拒绝了,我还以为他已经无心科举,没想到,今日在这里碰到他了,看来他是有心继续科举的,只是看他的衣服,日子怕是过得艰苦”袁老叹了口气。

方君奕也跟着叹气。

随后,众人便将陈林放置脑后了,虽然陈林的文章有值得揣摩的内容,也并不值得几位多费心思,晋阳侯倒是有心再邀请贾瑚他们用晚膳,结果贾瑚和方大人都拒绝了,只有袁老和杨老留下。

回去的路上,贾瑚吩咐道:“陈文,去查一下那个叫陈林的少年。”

贾瑚带着元春和迎春回到荣国府的时候,王夫人已经回来了,并且还有给夜风留话,让贾瑚回来后,就去贾母那里。

贾瑚有些奇怪的来到贾母屋子里,就看到王夫人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

“参见祖母,二婶”贾瑚规矩的请安。

“快起来,你二婶从晋阳侯府回来就急得不行”贾母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担忧道:“你知道吗?长公主想要元春嫁给她庶出的孙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长公主还是想一出是一出呢”贾瑚道。

“我当时听了长公主的话,都只想晕过去,当初晋阳侯和侯夫人的婚事闹成那个样子,谁家愿意把自家的好姑娘嫁给她家的孩子,当时我只能说,我们家孩子的婚事都是瑚哥儿子在管,我做不了主,这才把长公主给唬住,只是,长公主的性子,恐怕是没有这么容易善罢甘休的”王夫人担心得不行。

贾瑚听了之后安慰道:“二婶不用担心,既然二婶都已经和长公主说过元春的婚事由我做主,那日后长公主逼迫,您依然用这个借口来推脱,让长公主来找我。”

听到贾瑚这么说,王夫人才放下心来,“好孩子,幸好还有你,只要对我家元春好,家世过得去就行了,我也不是那等嫌贫爱富的。”

“谁说不是呢?到底是我们对不起元春,耽误她的花期,没早早给她做打算”贾母说着眼睛就红了。

“祖母、二婶不用担心,我一定会给元春找一个好夫婿的”贾瑚宽慰道。

荣国府因为元春的婚事着急,而左都御史的二公子回去后,直接去找了他母亲,“母亲,我要退婚。”

“怎、怎么了?”冯夫人有些错愕,连忙问道。

冯二公子将今日花会上苏家小姐的事情和自己母亲说了“,众目睽睽之下,她居然逼迫礼部侍郎作诗,礼部侍郎最先拒绝了一次,她还不依不饶的,母亲,这样的女子如何能辅佐我?我的同窗们都在笑话我,我不要和她成亲了,你给我换一家。”

“还有这样的事儿?”冯夫人眉头皱了起来,其实她也不喜欢勇毅侯府的姑娘,武勋家的小姐,只知道打打杀杀,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温婉,只是,她家相公如今是六皇子的人,与勇毅侯府联姻是很正常的手段,故此,她不喜欢,也得装出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