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7页)

贾瑚点了点头。

“他们有先生在教,即使你不满意代化叔叔教导他们,你也可以从外面请先生过来教,你不是礼部侍郎吗?专门管理科举的,只要你放出消息说要给家中的子嗣找先生,会有大批举人上门毛遂自荐,你还怕没有先生”贾敬表示不相干。

“我也想过,只是,我更加了解我们家的男丁,在我们面前,他们一个个装的可乖顺了,在外人面前,他们又是另外一幅面孔,他们刚出生,家中就有钱有势,对于那些穷学生,你说他们会放在心上吗?到时候得罪了先生,一个个的把他们坏名声给传了出去,日后即使参加科举中了,坏名声也传出去了。”

听了贾瑚的话,贾敬深以为意,确实像他们家的男丁能做出来的,关键,这些学子来给贾琏他们授课,也不是真的抱着月例来的,而是为了贾瑚,想瑚儿这里得到指点,让他们的科举路能更加的顺畅一些。

关键,这些读书人一个个心高气傲的,根本就看不起勋贵,让他们教书也未必会好好教。“所以,你让我教他们”贾敬打心底里不乐意接手这样的活计。

“还有比您更合适的人选吗?您将爵位让给了珍哥,您身上也没有半点差事,最是空闲,再说学问,您当年而是二甲进士,还教导不了几个连秀才都不是的孩子?”贾瑚道。

“这不符合规矩”贾敬道。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贾瑚见招拆招。

虽然贾瑚的这个提议,他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而且,贾瑚也并不是让他进入朝堂为官。

“敬大伯,您是希望贾家好吧,您希望我如您那样在朝中孤立无援?贾家想要维持如今的荣光,只是我一人是万万不行的,其他的孩子也要成材才行,敬大伯,我在前朝如此努力,您在后方将这些孩子教导成材也不行?”贾瑚示弱道。

贾敬内心非常挣扎,私心他不想接手,可是,他又忍不住想起当年他入朝为官时,独木难支,痛苦万分,贾家已经到现在地步,他确实不应该再消极度日。

贾瑚见贾敬神色复杂,知道逼人不能逼得太紧,“敬大伯,还有两个多月,也不着急,不如这段时间您看我教教他们?其实他们也不难教的。”

最终,贾敬点头同意先看贾瑚如何教导他们。

贾母这里,家中的女眷都聚在贾母屋子里,整个场面十分的和乐。

“这下老祖宗放心了,圣旨已经下达,咱们的瑚哥儿已经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关键咱们瑚哥儿才二十六岁,真是风华正茂之时,可见陛下器重咱们家瑚哥儿”王夫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眼睛笑眯眯的,可以看得出她也十分的开心。

“好事多磨,瑚哥儿能有现在,他也吃了不少苦,好在苦尽甘来了”贾母十分的欣喜。

“之前瑚哥儿说要大办,咱们是不是要看个日子呀?”刑夫人问道。

贾母瞪了刑夫人一眼,“不是瑚哥儿说要大办,是我这个老婆子说要大办。”

王夫人默默的翻了一个白眼,她这个大嫂是真的不会说话,再想想先头那个大嫂,万事不用她们操心,不管什么事,办的都极为妥帖,那时候她刚刚嫁过来,什么都不懂,连字都不会认,王家教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嫁过来之后,先大嫂教她认字看账本,还告诉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正确含义。

书中的原意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正含义是男子重才,女子重德,这里的重德是正德,而非反才,世人曲解,才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可笑的言论,如果女子没有才能,她要如何教导子女辅佐丈夫,如若女子没有才能,如何管理好中馈。

接触了先大嫂,她突然明白,读书人家是如何培养女儿的,为何世人都喜爱读书人家的女子,元春便是按照先大嫂的样子培养的,只是,终归是学不会先大嫂的气韵。

“瑚哥儿回来咱们这些长辈高兴,现在又正逢瑚哥儿升官,确实是高兴事儿,咱们这些长辈也该热闹一下,孩子好久没回京城了,和之前的故友也该联络联络感情了”王夫人笑道。

“还是你会说话,瑚哥儿那孩子低调,说是大办,估计也不会办得太过,就找个时间给咱们家的老亲发帖,让他们来府上聚聚,用顿便饭,再请戏班子来府上唱几场戏,便差不多了”贾母想了想道。

刑夫人在一旁坐着,心中有些不乐意,不都差不多了,怎么她说句话就生气了呢,虽是这样想,她却也不敢做声。

“也好,只是是不是太冷清了一些呀,这么高兴的事儿,怎么也得三天流水席才好”王夫人道。

贾母摇头,“办得太过,瑚哥儿得生气,就这么办吧,以后总还会有机会的。”

“只请老亲吗?我之前看到许多家都给瑚哥儿送了拜帖”王夫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