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合金钢材(第5/6页)

老陆的神色就一顿,讪讪的。

卫孟喜笑笑,其实她早就知道他最近早出晚归忙什么了,因为她每天都会打扫书桌啊,他的笔记本和草稿纸,以及各种课题研究的资料,其实她都不可避免的会看见,只是以前她不会感兴趣,不去看。

但擦桌子的时候偶尔会看到一眼书本折页的地方,看见一个字——“钨”。

她不懂,但也知道要保守秘密,不会往外说,更不会去问别人这是什么。

老陆的煤炭伴生资源开发做了快二十年了,以前研究的都是一些没什么大用处的普通金属或者气体,但最近他在离煤矿不远的地方发现了钨矿,这一发现一经上报上级部门就受到了高度重视。

因为钨,是目前已知的熔点最高的金属,高达3400度!

密度与金类似,是普通钢的2.5倍!

导电性能好!

膨胀系数小!

这意味着,这种金属要是能加到普通钢材里,做成钨钢,这将是一种强度硬度极高,极其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的极品钢材,能用于制造很多高精尖的机床刀片、钻头,高级汽车的曲轴、缸筒,甚至……是枪支、火炮、火箭、卫星零部件。

这些,是老陆作为一名理科生知道的,对他来说只能算常识,他曾经也寄希望于要是金水一带能发现这样的好东西,那该多好啊……想想吧,当年鬼子占领这个地方的时候,把能挖能捞的都挖走捞走了,唯一剩下的就是他们搬不走的煤炭。

一般来说,钨矿容易和铜矿、钼矿和铅锌矿附近伴生出现,很少跟煤矿伴生,但老陆经过二十年的勘探,还真就是发现了,不可谓一个奇迹。

这一重大发现,除了矿上几位重要领导,他没跟任何人说过,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可要是光有钨矿还没啥,如果能把钨和钢联系在一起,两种都是高品位的重要资源,好钢配上好钨,这在重工军工领域将是所向披靡!

“目前你们发现的钨矿品质怎么样?”卫孟喜忽然问。

“非常好,是黑钨矿。”他带了样品找导师养老研究鉴定过,不会有错。

黑钨矿的品质要比白钨矿好一些,更硬更重,更适合用于某些行业领域。

卫孟喜的手指,轻轻的,有节奏的敲击着床头,似乎是在思索什么,“我知道,目前很长时间内,世界上品质最好的铁矿,在澳洲。”这是毋庸置疑的,是她重活一世之后知道的,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而铁矿石,是钢材的初级原料!

两口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希望,以及一种叫做“想要”的欲念。

现在,澳洲有铁矿石,卫家在离亚洲最近的北澳有码头港口,那么想要实现两种东西的结合,就只需要三个步骤——买下铁矿石,运回国内,以及合金钢材技术。

“只是,这看似简单的三步,却难于上青天。”

是啊,进口铁矿石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可不是跟国内物价接轨的,再加上以万吨为单位的大家伙还要运回国内,再加一个还不知道在哪里的合金钢材技术,这一环扣一环的,都需要无数人,几十个行业,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不着急,等我先想想。”卫孟喜心跳得非常快,她靠回枕头上,告诉自己不要慌,不要急,一环扣一环,那就一环一环的解开。

想要做成这件事,凭借她自己一个人,或者一个卫家的能力,远远不够。

那么,她可以借的力,有哪些?

老陆也在思索,在这件事上,自己可以出哪些力:好友徐良倒是管着进出口贸易,或许能帮上点忙,而杨老那边或许也能帮忙想想合金技术的办法,但还是不够。

想要把这个大工程运作起来,单靠这几个人还是不够。

这一夜,夫妻俩几乎是彻夜未眠,但第二天起床后却意外的神清气爽。

老闺女埋怨,“爸妈你们昨晚是不是说悄悄话了啊,我半夜三点钟起来上厕所还听见你们屋里有声音。”

卫孟喜老脸一红,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干啥呢,可其实他们啥也没干啊,单纯就是聊天,盖着被子聊天!

幸好,老闺女也没纠结这个问题,“妈,我今天要陪姥爷去银行办事儿,你有啥要我带的不?”

卫孟喜想了想,“帮我带一只火腿回来,老火腿。”

“土豆焖饭吗老妈?”卫东的口水都快下来了,这家里要说用老火腿,那就只有三个最常用的用途——火腿土豆焖饭,老火腿吊汤,炒菌子。

以前住窝棚的时候,要是能吃上一顿土豆焖饭,那真是幸福的一天。

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卫孟喜自然是答应,“行行行,给你们焖饭吃,小陆记得挑只好的,不要发霉的,啊,卫东跟着去开车。”让这臭小子过过车瘾,等明年就给他买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