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屠龙(二)(第9/10页)

正好也会比【畅想控股】的39.11%多那么一点点,成为最大股东。

所以,别看不多不少就那么18.41%,可这18.41%却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是极尽智慧的。

——

柳纪向直到这个时候,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活过来了!!!

屿进跑了,其他高层的屁股也擦干净了,他就踏实了。

起码……公司保住了,而且他柳纪向依旧是畅想的掌门人。

……

齐磊这边,此时也看着新股权分配暗自咋舌。

和老秦吐槽:“你看看,咱们也不是没高人嘛!!”

“这股权分配,绝了!”

只见老秦白了他一眼,“德盛还是信不过的,万一他们不遵守和你的约定。”

要是技术转让公司不下场,德盛再不把股权转给齐磊,那畅想就彻底成国外公司了。

“挺好!”齐磊咧着大嘴,“现在最好!”

老秦,“不得不防啊!”

感叹道:“近200亿市值的公司,让他们打到30多个亿,就这么瓜分了太触目惊心了。”

说心里话,国内92年才开权证,股市一共还不到十年,哪见过这么玩的?就离谱。

再次感叹,“真的太触目惊心了。”

齐磊闻之,却是一笑,心说,这才哪到哪啊?

老秦是没看到德盛是怎么操作【太子奶业】的。

后世很多人不知道太子奶业的事儿,也不知道德盛的那些花活儿。

可是齐磊知道,他研究生毕业,追的第一个大新闻就是太子奶业。

那才叫血腥,才叫肆无忌惮!!

可不是200亿到30几亿,而是把98年8888万拿下央视广告标王、民营乳业的龙头企业,眨眼间就玩没了。

那才叫资本大餐!

后世也有人认为太子奶是自己经营上出了问题,其实不是。

太子奶在最辉煌的时候,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和德盛签了一个对赌协议,股市如果没达到多少涨幅,就怎样怎样。

那时候,太子奶正如日中天,当然不怕对赌了。而且对赌目标定的很低,他们以为一定能达到。

结果,德盛签完协议就翻脸,去国外大肆捏造中国乳品质量、乳业发展等等问题。

没办法,人家在国际期货市场、国际金融行业是有地位的,他们的话就是风向,导致太子奶股票别说涨了,原地跳崖!!

市值500亿的公司,最后也是类似今天这个玩法,被德盛玩的7个多亿就卖了。

这次是有技术转让公司下场立威,德盛知道不能太过火。

否则,要是任由他们放开手脚,他真的敢把畅想玩到破产重组,几个亿卖光。

对于老秦对德盛的担忧,就见齐磊呲牙笑,“先留着他,等着咱慢慢收拾!”

老秦笑而不语,却是对齐磊伸手一握,“恭喜你,小齐总……你现在是畅想集团的老板了!”

齐磊则道,“才成功一半,等拿下畅想控股的那一天,你再恭喜我吧!”

……

五月初。

香港奇石科技与【本美】【志远】两家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奇石公司以每股1.5港元的价格,收购了两家手里10.5亿股的畅想集团股票,总价值15.75亿港元。

此时,奇石科技手中已经拥有了畅想集团38.08%的股份,成为畅想集团第二大股东。

因为按照规定,股东协议转让股权是要报备董事会的。

只可惜,柳纪向直到现在还认为那三家是德盛银行旗下的公司,只是左手倒右手,便于管理的股权转移。

恕不知,德盛已经离场了,带着45亿港元的利润,和一地鸡毛。

连齐磊都算了半天才算明白,这场资本盛宴,德盛到底赚了多少钱。

复盘之下:德盛先是做空畅想股价,在1.91港元的价位吃进11%的畅想股份,共投入10亿港元。

到畅想股价到达最高点,也就是7块多港元,柳纪向那帮人还在持股观望的时候,德盛已经悄然离场了。

在高位抛售,只这一笔就把10亿变成了40亿。

还记得那莫名其妙出来的7%吗?除了柳纪向抛了1%,剩下谁抛的?

谁也没抛!都是流通股本来就比预期6%的多很多,实际流通股是近18%,德盛早就高位套现了。

之后,德盛在0.6港元抄底21%的股份,再转手用1.5港元的价格转让给齐磊。

又是血赚。

所以,齐磊看似是最大的赢家,殊不知,德盛才是!

这一次净收45亿港元。

只是,文经理有点遗憾,“很抱歉小齐总,我本来打算直接通过股市就帮你达成心愿的,彻底拿下畅想。”

“没想到,技术转让公司出手了。现在只能等技术转让公司释放股权,你才有机会彻底掌控畅想集团。”

“是我们做的不到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