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6/8页)

他有满腹疑问,不好询问太医,只能暂时按捺在心中,按照太医的话下了吩咐,还让紫檀和琥珀都一同跟去。

满腔的慈父胸怀因着南音这场病,至今都没抒发出来,在太医预备离府前,慕怀林匆匆跟上,取出厚实的钱袋递去,“小女在宫中养病,要拜托您多照看了。”

太医微微一笑,伸手挡开了,“慕大人说笑,有娘娘的吩咐,自当尽心尽力为慕娘子诊治,不敢提照看二字。”

说罢抬脚,径直往马车而去。

**

得知南音突然生病的消息,绥帝在第一日已经想命太医前去,被崔太后阻止了。并非有其他意思,而是不想在此时让南音太惹人注目。

这个可怜又乖巧的孩子,恐怕经不住甚么风雨,也受不了外间太多打量的目光。

她一直暗地关注,本以为能很快治好,没想到捱了两日,竟还变得更严重了。

崔太后也等不住了,终于派了太医前去,并嘱咐他想法子把人带到宫里来养病。

便有了南音在病中进宫这一遭。

鸾仪宫侧殿被迅速收拾出来,待见到昏迷不醒、唇色惨白的南音,太后心底也不好受,怪她碍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觉得冒然让太医去不好,耽搁了两天功夫。

要是这孩子出了甚么问题,她无法对陛下交代不说,自个儿也会先愧疚。

“前几日进宫还好好的,看着也不像那么虚弱的模样,怎么就突然病得这么重?”太后问紫檀和琥珀。

从禀报中,她大致能推测应是南音和人起了争执,可不知甚么样的争执能把人变成这样。

紫檀俩人对视一眼,哪儿敢把当时听到的话一五一十道出,娘子不喜欢把自己的事宣扬得人尽皆知,她们做下人的帮她说也不合适。

磕磕巴巴地回,“娘子和大公子起了口角,一时心情不好,兼之体弱,就病倒了。”

崔太后凌厉的目光盯着二人,直到她们忍不住冒冷汗,才移开视线,淡淡道:“原是如此,哀家知道了。”

在宫里沉浮数十年,见惯了明争暗斗、蝇营狗苟之事,长安城各家内宅的那点东西,在太后眼中其实还不够看。只是因着这是绥帝另眼相待的南音,她自己也挺喜欢这小姑娘,才在那日问话后,着人有意打听了番。

南音对她说是因幼时犯错,被长辈责罚后不小心得了眼疾,仔细查过,才知道这孩子回话时惯会避重就轻。

后母难为,大家多少都知道慕怀林先后两位夫人间的恩怨,对云氏长年不带前任正妻的女儿出门一事虽有议论,但也没有甚么过分的说辞。何况,慕家一直对外道这个女儿得了眼疾,不方便出门。

太后也猜得出,南音在府里的日子八成不太好过,只没想到,不好过到这个地步。

继母心狠,父亲无视,唯一的同胞兄长都倒戈了,怪不得养成这么个懂事的性子。

她不懂事,也无人会包容。

“哀家会拨人伺候,但你们二人是南音惯用的人,还是得你们精心些伺候。到了宫里,不用顾虑其他,服侍好你们娘子就行,知道吗?”

崔太后小小敲打了一番,紫檀和琥珀连声应是,她们巴不得如此。

太医院汇集天下医术精湛之人,南音这场有可能危及性命的高热,在他们的妙手回春之下,不出一日就基本平稳了。

先前为她针灸的吴太医复诊时,说烧已经退了,性命无忧,而后翻了翻南音眼皮,又仔细诊了几处,问紫檀,“这眼疾可有治过?”

“请无数个大夫看过。”琥珀抢先答,“一年就得换好几个,治了有十年了。吃的、敷的、针灸……甚么法子都试了,就是不见好。有时候会有起色,可没过多久,就变回原样了。”

吴太医明白了,“看得太杂,期间定有不少骗银子的庸医。你们娘子喝了许多不该喝的药,余毒在体内累积淤塞,把身体底子也变差了。”

琥珀咬唇,“是有大夫这么说过,所以后来就不轻易喝药了,太医,这些余毒能清掉么?”

“娘子年纪小,慢慢调理,总能好的,不过这眼疾……”吴太医沉吟,“我并非专攻眼科,以我的医术来看,这眼疾是没得治了。但宫里还有位精于此道的太医,他此前告假回老家了,还有月余才能回,你们到时可以向娘娘请求。”

说罢,吴太医还叮嘱,“这次高烧可能会让眼疾变得更严重,若是醒了,完全看不见也有可能。让你们娘子莫害怕,过些日子会慢慢恢复成原样。”

他轻描淡写地说,两个婢女却几乎要被吓哭了,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榻前。

当夜,宫里久违刮起了大风,槅扇被吹得噼啪作响,宫人门四处去合门窗。

钦天监说子时会有大雨,这在冬日是极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