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三合一(第2/6页)

然而京郊大营军卫比公主仪仗先从山南东道各地出发,行军速度也比公主仪仗快,早就在三日前于临近山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交界处的石首山集结完毕。

他将公主仪仗的速度从三日拖到五日的同时,京郊大营军卫在石首山修整的日子也会从三日变成五日。

所谓‘兵贵神速’,他总不能以本公主疲惫为理由,此次不肯朝江南发兵。

无论长平帝在不想与江南交战的情况下,大张旗鼓的朝江南发兵是有什么目的,纪新雪都不能在关键时刻露出怂态,否则就是拆长平帝搭好的架子。他必须让江南甚至整个大虞都相信,长平帝此次出兵是对江南势在必得。

虞珩以桌边的湿帕子仔细擦手,从怀中取出份简易地图展开,指着石首山的位置道,“江南西道的最北方是华容和安乡,这两个地方好在位于洞庭湖之北,攻城时不必考虑水战。江南之人若是不想背负‘反贼’的名声,必会守而不攻。”

纪新雪眼中的愁绪逐渐变成若有所思,接上虞珩的话茬,“阿耶登基两年,因为先帝任性而动荡的皇权已经逐渐稳定。只要江南的人没长铁头,大概率会选择避战。”直接滑跪。

毕竟此时已经不是长平帝刚登基的时候,虞朝十五道,只有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京畿道、都畿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剑南道、黔中道,九处道府肯理会长平帝的形势。

这两年河南道、淮南道、南岭道陆续主动与长安缓和紧绷的关系,地方封疆大吏纷纷上折子问长平帝安,露出想要回长安述职的意思。

长平帝知道他们的折子只是试探,皆好言好语表示暂时不需要他们述职,转手送了批芝麻小官安排到这三个地方。

如今那些芝麻小官不仅都好好的活着,还接连升迁,隔三差五的遣家仆回长安送信,可见河南道、淮南到和南岭道确实有重归长安之意。

除了玉门关外的陇右道,只剩下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仍旧不肯回应长安的政令。

长平帝是君,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朝任何地方发兵,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却不能还手。他们只要敢还手,就坐实了长平帝怒斥他们的‘谋反’罪名。

况且江南虽然是虞朝最富庶的地方,但兵将悍勇却不如北方,所占据的地盘和资源也远无法与整个虞朝相比,双方同时倾尽所有,最后必定是江南一败涂地。

江南官员心知肚明真的打起来他们不占优、且能打赢的概率非常小。以滑跪的方式请求‘和谈’,无疑是弱者不动声色的争取主动权的绝佳方式。

纪新雪眼中的若有所思逐渐变成明悟。

难道长平帝在不想与江南交战的情况下,仍旧大张旗鼓的朝江南发兵,就是为了得到江南官员的‘滑跪’,先打破笼罩在江南外牢固的壁障?

出于对长平帝的绝对信任,纪新雪并没有在揣测长平帝的心思上耗费太多的时间,仍旧按照原本的速度朝着石首山前进。

三日后,纪新雪和虞珩到达石首山与京郊大营军卫汇合。

用半日的时间短暂修整后,他们随着京郊大营军卫继续南下朝安乡出发,在五日后达到安乡城下,连夜在安乡城附近扎营。

因为斥候比大军先到安乡外,纪新雪还在公主仪仗的马车中等待扎营的时候,就知道了安乡对大军来袭的应变。

早在半个月前,安乡就紧闭城门,只许出不许进,连江南其他地方为安乡送补给的军卫都要将粮草和辎重送到城下后立刻离开。

只要城墙下有人在,无论该人是何身份,安乡都绝不开门。

如果有人在安乡城墙下停留超过一刻钟的时间,城墙上的军卫会立刻射箭警告。

京郊大营军卫的斥候曾亲眼看到,为安乡送补给的人在安乡城下抱怨城墙上的人态度冷漠,不知不觉间火气越来越大,故意与城墙上的人做对似的不肯离开,最后被从安乡城墙上疾驰而下的羽箭贯穿肩膀。

那支送补给的小队最后离开的时候,人人身上都有伤口。

纪新雪已经在与虞珩的闲聊的时候,预料到江南会以‘避战’的方式对待长平帝的突然发兵,听了斥候的话半点都不惊讶。

相比之下,他更好奇江南接下来会不会‘滑跪’,会如何‘滑跪’。

大军远行到安乡城下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未免阴沟翻船,郭云奇特意来向纪新雪请示,希望能修整一日再朝安乡发兵。

纪新雪点头同意郭云奇的请求,直言道,“中郎将有何看法只管来与我商量。即使我没有应允,也不会因此责怪你。”

郭云奇闻言,眉宇间的紧张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凝重,膝盖‘哐’的砸在地上,“臣必不会辜负陛下和公主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