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功成首辅2(第4/5页)

所以循规蹈矩,最是好了。

陈家人得了黎老板的话,越是想后果,便一头的冷汗,他们只想着博天子高兴,没想过做错了惹了灾祸,自此后回去更是精心准备,也不敢想太多。

能给圣上送贺礼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到了十一月中,东西都准备妥了,不敢再拖了,再拖那就赶不上过年送,这就是晚了。黎周周拿了礼单和实物让相公看看。

其实做的时候,顾兆听周周闲聊都听过。

玻璃罐装荔枝百罐,上乘的檀木雕花礼盒装椰皂百块,椰皂是雕花的,陈家送的松鹤太平翡翠山,王家黄家合起来,一家出的刺绣屏风,另一家出的屏风包边,用金玉雕刻做的。

反正看上去精致又富贵。

顾兆觉得往富贵上靠不出错,圣上不喜欢了,那就是暴发户审美,绝不会说百姓给我送东西太贵俗气拉出去砍了——当然砍了玩笑话。

六皇子才上位,不至于立刻暴戾。

东西是走水路,跟着昭州秋送的货一遭,王坚是带昭州货,苏石毅孟见云带队押送,还有昭州的十位衙役一同前往,从吉汀到两浙,之后换陆地一路往京里,满打满算,到了京里时间应该还富裕。

这事就不管了。

顾兆抛之脑后,整个大历上杆子献殷勤的这么多州城,他们昭州东西,怕是圣上可能见都不会看见。

忻州的主干路修的七七八八,戎州有些远,还有些距离。

秋的时候,昭州一些零散货送往了忻州,十一月下得了一些消息,听说戎州与蕃国今年打了好几场,皆是战败,不过人数不多。

“听说一两万的战事,都在戎州,也是蕃国打的多。”

“南夷没动静吗?”

“也有,就两次,还是蕃国打了他们动,不过每次到了边界,叫叫嚷嚷的,就退了,听说是南夷的王下的令。”

“对付南夷的打头阵是十四皇子。”

“就是南夷王献给咱们大历的王女生的?莫不是这南夷王还有些骨肉亲情,记挂着外孙,不想伤了性命?要是这样那就好了,别打仗了,赶紧退了吧。”

“可不是嘛,这太平日子多好,打来打去的,真是愁人。”

顾兆听商贾们闲聊,却觉得不太对,要是南夷王真的在意外孙,什么骨肉亲情,那就连出兵来犯的念头都不该起,最好还发个信,表个态站个队,这不是更好,让在大历皇宫与戎州的仪妃、十四皇子处境好过。

他要是没记错,南夷王比康景帝小几岁,那如今也六十好几了。

南夷怕是处于内乱,王位斗争局面。

顾兆听了一些,周周进了厅,那些商贾便停了话,开始汇报起买卖帐本来,顾兆没露面,也没再听下去了。

今年过年照旧,如往常一般,不过黎府请了戏班来热闹。这是在昭州第四个年头了,从康景六十一年,到如今的天顺元年。

经历了两位皇帝了。

顾兆还是如往常一般,黎周周今年受大家伙奉承,说来说去还是老一套,男人、孩子、买卖,王坚是年前一个月搬出王家,今年过年王夫人脸上笑多了,说了个好消息。

六娘、七娘都找到了亲事定了亲。

“我是做嫡母的,自然是两个孩子心都操着,六娘年纪不敢耽误了,年后四月,天不冷不热的正合适,夫家是黄老爷家的庶子老三,样貌端正,做事也勤快……”王夫人把黄老爷的庶三子夸了又夸,这其中意思就是,六娘虽然是庶出,但她做嫡母费心费力给寻了一门好亲事。

自然王夫人说的上头,夸张了,甚至说了句:“诶哟这样好的亲事,六娘比她妹妹先享福了。”

在座的夫人们,面上笑着乐呵说话,心里自然是各有各的心思。

若是这黄家老三真有王夫人说的这般好,盖过了七娘,那不如让七娘顶了六娘的好婚事,且看王夫人指定第一个跳起来要翻脸了。

都是正经夫人,谁能对庶女越了亲生的?不磋磨刻薄就算大度了。众人心知肚明,只是看不惯王夫人在这儿装腔作势夸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有人就问起七娘来。

“小七是明年十月的,定的是陈家老六,比小七大两岁,正好相配。”

王七娘今年十五了,六娘十六。

“是不错,不过怎么前头的阿哥没找到婆家,后头的姊妹先出嫁了,这不好吧?”有人挑了句。

王夫人嘴角扯了扯,挤出个笑,说:“四哥儿啊,他主意大——”

黎周周接了话,“我把王坚当亲子侄看,托大跟王老爷夫妇要了话,王坚的婚事我管了,也是两位信任我,把孩子交到我手里。”

“对对对,夫人爱护坚儿,坚儿也有本事有大造化,我不好耽误。”王夫人便随着话上,也改了口不叫四哥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