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一七(第3/3页)

结果眨眼的功夫,他就要当父亲了。

不知道历史上的始皇帝第一次当爹,见到扶苏时是什么心情?至少眼前的嬴政,眉眼之间还是带着几分鲜活的少年意气。

真好。

她出言提点,嬴政却没有到此为止。

他相当擅长举一反三,少年人深思熟虑片刻,便扭头看向身旁的护卫:“去把魏兴魏管事喊过来。”

赵维桢微微瞪大眼:“嗯?”

护卫急匆匆离开,又急匆匆地将在宫外等候的魏兴带到寝宫门前。

魏兴行礼过后,嬴政也不和他客气:“若是巴楚、蜀地的商队归来,有什么新鲜物事,记得往宫中送一份。”

在邯郸时魏兴就在吕府忙前忙后,因而他在嬴政眼里也是自己人。

听到秦王吩咐,魏兴连忙应下来。

“是。”他兴高采烈道:“王上放心,我家阿兄要随着南方的商队一同归来,准会带些好东西,到时候臣亲自送来!”

…………

……

一个月后。

被发配蜀地数年的魏盛,终于得到了机会,随蜀地的商队折返咸阳。

一同归来的,还有数年前就离开秦国,去巴蜀、楚地搜罗农作物的农家头领荡威,以及他认下的义女荡隽。

这么多年不见,荡威的鬓发都白了,而昔年那个叫阳泉君塞给吕不韦未遂的小萝莉卷耳也长成了大姑娘。

荡威认卷耳为义女,未赠母姓,而称父氏,显而易见他是把荡隽当儿子养。

如今伫立在赵维桢面前的荡隽,个子不太高,皮肤却晒成了小麦色,一身男儿装,虽精致容貌能看出为女儿身,但言谈举止全然是寻常农家子弟的模样。

活脱脱一名开朗灿烂的运动少女。

她见赵维桢,也不复往日的莽撞和茫然,大大方方行礼之后,直奔正题。

“禀君上,我与家父从蜀地来,带回了些山菌菌丝。”荡隽说:“家父发现,若是温度、气候适宜,只要有菌丝,即便是在中原也是能长出菌子来的。”

赵维桢一凛,而后顿时喜笑颜开。

这不就是要种蘑菇么,是天大的发现啊!

在咸阳,或者更往东北的地方种蘑菇,环境也许要艰难一些,就算刻意培养也得按季节收获。

但在这个生产力匮乏的时代,多一口吃的都是好事。

“还有。”

荡隽又言:“巴蜀之地,矿产丰富。我见当地居民的冶炼方式与中原大不相同,也带了几名蜀地的铁匠来。”

赵维桢点头:“这你送到工坊,让他们找秦央就好。”

而后她又往商队的马车看了一眼,笑道:“你还有什么惊喜带给我的?”

荡隽:“还有就是……”

说到最后,荡隽竟然有些不好意思。

她尴尬地摸了摸鼻梁,左思右想,实在是想不出来怎么说。到了最后,荡隽干脆心一横,转身跑开,不出多时把一头雾水的魏盛拖了过来。

“君上于我有大恩,草民就直说了。”

荡隽理直气壮道:“我看上这小子了,请君上做主。”

赵维桢:“……”

身后的魏兴:“…………”

等一会。

他亲哥不是因为缺心眼被发配了吗,怎么被发配了还能讨到姑娘喜欢的?!

究竟谁是缺心眼的那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