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曾有人皇,战遍这天地!(第3/4页)

一只泥点却因为被甩的太远,落入了海水中,其上残留着造化之力,却并未变做人影。

这是‘泥点’在对燧人氏解释它的由来。

也是燧人氏开始变强的秘密。

泥点中不只是包含了造化大道的残存奥义,还包含了女娲造人时的诸多感悟,以及人族是如何形成的整个过程。

泥土并不是关键,泥土只是五行具象后的载体。

关键的,是‘产生意识’的过程;从无到有,却有迹可循,是生灵大道的共鸣,也是由【物】到【活】的演化。

大道之灵诞生于大道,自称神明,与天地本源之力相近;

先天之灵诞生于万物,乃万物之灵,为【物】至【活】的延伸。

燧人氏便觉得,天地间似乎存在一张看不见的网,这张网套住了许许多多、浑浑噩噩的意识,这些意识想要在天地间显露……

‘这就是灵。’

而后,燧人氏踏上了寻找灵、感受灵、提升自己灵的旅途。

他在海底漫游,在那些海岛上栖息,与生灵的智者们交流,足迹从南野之南蔓延到了东野之东。

燧人氏见到了形形色色的生灵,也遇到了让他留恋的感情,但他始终没有停步,因为他最终要回到那片焦土。

生灵之力变得越发强大。

造化大道的余韵,让燧人受益无穷。

如此过了千年,燧人氏依旧保持着年轻人的面容,而在一次探寻灵的过程中,他踏入了一个古老却残破的挪移阵,闯入了另一片神的领地。

挪移阵是单向的。

燧人氏就这般进入了天外。

吴妄仿佛是在看故事一般,用燧人氏的视角,感受着燧人氏前进的路途。

最初的不易、得到造化泥点后的腾飞与崛起、不断感受到灵存在的欣喜……都让吴妄道心震动,且久久不能自拔。

可能是离开了家乡的缘故,燧人氏的天外之旅没有了沉闷,故事节奏也变得轻快了起来。

天外也是有人族的。

女娲造人、感悟生灵大道,是发生在第三神代末期,而后人族开始兴盛、百族逐渐出现。

其后才有烛龙的崛起,迈入了第四神代。

第四神代虽然短暂,但却是生灵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烛龙根本对生灵不屑一顾,天天惦记着如何吞噬其它强神的大道,心底想着老子天下无敌,结果被帝夋偷偷摸摸合纵连横,最后被众神合力赶去了天外。

烛龙离开时,众神带走了许多生灵——毕竟神大人们也已经习惯这些生灵奴隶的侍奉。

天外就是第四神代的延伸,只是烛龙不断冲击天地封印,搞的日月阴晴不定,天地之间也出现了周期性的‘灵气潮汐’。

每次烛龙在天地封印上撞的头破血流,天外之地就进入了灵气相对充沛的时期。

而每次烛龙静养恢复力量,天外之地的灵气就开始消退,不过消退的幅度也并不算大。

燧人氏闯入此地时,已有了不俗的实力;且天外少了秩序大道的遮掩,更容易贴近各类大道。

于是,燧人实力开始迅速飙升,那造化泥点渐渐耗尽了灵光。

燧人在天外,那是一路打过去的,从天外那些凑数的小神,到烛龙的心腹大将,燧人挨个打了个遍。

天外可没有重塑这回事,更何况那时天内帝夋还未完全搭建起神庭。

有神陨落,众神就怕了。

烛龙更是因上次冲击天地封印太激励而陷入了沉睡。

燧人氏把百族生灵汇聚起来,传授给他们如何去感受灵的存在,在天外留下了修行的种子,告诉他们,生灵可以靠自己变强大,神灵不过是有先天的优势。

灵与灵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压迫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

天外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灵造反运动,诸多神灵都被牵扯进入其中,而燧人氏不断对神灵发起挑战,一路打到了烛龙面前……

真·天降猛男。

有一说一,吴妄在燧人大佬的视角中,看到过自己母亲的身影,本体竟是那般风华绝代、冷艳无双。

还看到了自己外公的身影,那竟然是个长了人脸的‘水球’,确实看起来很温和的样子。

除此之外,他还看到了烛龙帐下的诸多强神——应该是对应雷暴神这个层次。

可惜,燧人氏当时依旧不是烛龙的对手,但烛龙一时间也拿不下燧人氏。

两人之间的激烈交战,将天地封印冲开了一条缝隙,燧人氏重伤之际钻入缝隙中,光明正大地跳回了天地之内,且幸运地出现在了北野之地。

星神是重伤的状态。

燧人氏在北野养伤后,暗中回返南野,开始积蓄实力。

这时的燧人氏,对灵的感悟已经达到了接近本质的地步;这位敢去手撕烛龙的猛人,终于干出了那件对天地格局影响无比深远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