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用心险恶(第4/4页)

裴尘却道:“夫人方才那个神色,难道不是在说,我拉了夫人的心肝出来挡事。”

林水月忍不住道:“你这话说的,叫旁人听了去,徐小姐的名声可如何是好?”

见他好整以暇地看着自己,她只能举手道:“我的心肝就你一个。”

连个女子的醋都吃,裴大人这心肠实在是小。

岔开了话题去,裴尘面上满是温柔之色,捏着她的手也很是温暖。

林水月没再多问,只她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

裴尘入得朝阁的时间确实不长,且有很长一部分时间都在外行军。

故而未能深入地探查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意外。

但有一点,裴尘对官场的了解还是深的。

此前她刚踏入官场时,裴尘也有过提点。

而这隐匿在了端妃、云妃以及程旭背后的人,编织的这么一张大网,他应当也有所察觉。

只是此前,大敌在前,收回株洲较为重要,没有多管。

但按理来说,绝不应当对这幕后之人没有半点的察觉。

除非……

是灯下黑。

也就是说,此人是一个裴尘不会想到去探查的存在。

观裴尘今日神色,应当也有所发现了。但林水月没有多问,原因在于她笃定此人隐匿不了多久。

这个人对朝堂的掌握,是从科举入手的。

这也是为什么对方几次三番让谭正华对徽明书院下手的重要原因,而今春闱将至。

徽明四子无论如何也要下场了。

让程旭当主考官,也阻止不了徽明四子的出彩。

若不想要对科举失去掌控,那这人就还会出手。

此人城府深,且很能忍耐,一般而言瞧着会有暴露的危险,就绝对不会露头,只会让底下的人去做。

可筹谋了这么久,只差临门一脚的功夫,加之对方竟然不管不顾地开始对林水月下手了,她便感觉,对方忍不住了。

再有便是,做什么事多少都会留下些痕迹,这是她在刑部这么久以来,最为主要的心得。

哪怕对方不亲自出面,只要程旭下手了,从程旭那边入手,也能寻到新的线索。

顺藤摸瓜便是了。

如林水月所想。

第二日早朝格外的热闹。

原定好了要死谏的几个大臣,今日皆抱病在家。

但依旧还是有人在紧要关头上,提及林水月名字,欲让林水月替代翰林院,行此次春闱主考监管之事。

话刚说出口,殿上的气氛就变得极为压抑。

皇上面色发沉,对此事不置一词。

按理来说,见得这般气氛,也该知晓退缩才是。

不想对方锲而不舍,竟是还准备开口。

便在此时,田阁老率先上前,躬身道:“皇上,臣有一人选。”

殿上的皇帝面色依旧深沉:“说。”

“便是程旭程大人。”

这话一出,殿中哗然。

程旭骤然反应过来,皆是吃惊不已。

虽同在内阁,但他与田阁老等一干老臣,几乎没有来往,田阁老怎么会举荐他?

但很明显,这个提议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上首的皇帝面色好看了许多,甚至连那个一开始提及林水月的官员,都犹豫了。

最后在皇帝定下人选时,到底没站出来反驳。

春闱主考官的人选,便就这么落到了那程旭的身上。

不过有意思的是,除程旭之外,此番还有个副主考,此人是皇帝直接选定的,且也是出身翰林院,名声却较之一般官员要好上不少的——夏翰林。

夏翰林应了,春闱之事敲定。

后到湖州事务时,皇帝派出了殿前侍卫徐骆云,就显得没那么叫人意外了。

徐骆云可不比当初的林水月,她不是孤身一人,身后还有徐家。

再有刑部从旁协助,虽说比不得裴尘令人放心,但皇帝主意已定,旁人不想在今日又触皇帝霉头,便就此应下了。

一切事务敲定后,期待已久的春闱,终是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