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替考(第2/4页)

这等事情,放眼整个晋朝也是独一份。

为此,白羽特地起了个大早,就等着看这场好戏。

可到了大典会场后,却发觉谭寅人不见了。

“你问他做什么?”林淮尹稀罕地看了白羽一眼,道:“前日他便推说身子不适,告病在家,今日这策论大典应当也要缺席了。”

白羽:……

“这人是真的没种啊。”

林淮尹没听清:“你说什么?”

“没有,有劳林公子了。”白羽叹着气,回到徽明阵营中。

齐铭晔见他这唉声叹气的样,不由得道:“谭寅是谭大人嫡子,谭大人又属太子一脉,这等场合下,怎么也得顾及太子爷的颜面。”

白羽扯了扯唇,对此不置可否。

正百无聊赖之际,听得旁边女院欢呼声一片。

抬眼看,便见林水月缓步行来。

场中微顿。

林水月今日穿了身雪白的衣裙,衣裙上绣着绿梅,手挽绿色披帛,轻纱曳地。

皓腕上带着两个青云环,手执檀木扇。

这身打扮,不似那日皇家狩猎场那般贵重,却又不像她寻常只着了身青纱那么简单。

头戴银玉冠,又配以水头十足的翡翠青簪,那簪子形状若漂浮的云,与她的发髻堆叠在一块,极为瑰丽。

与今日的策论大典相得益彰,却又透着种林水月独有的冷淡美感。

所行之处,皆引来人不断的侧目。

林水月刚到,底下的人就将谭寅之事禀报了。

她不置可否,面上无太多表情。

不想坐立片刻,又有人急色匆匆地来报。

此番却不是林水月身边的人,而是林淮尹身边的小厮,对他耳语了几句,他脸色瞬变。

行至林水月身旁,低声道:“晨起时,我本要将余夏一并带过来的,但他推说自己有事,我便留了些人在府中等他。”

“不想他们一行人才刚出了府中不远,马车就同旁人的撞上了。”林淮尹皱眉:“余夏受伤不轻,小厮将他带下马车时,人已昏迷了过去。”

“如今已折返回府中,请了大夫来看。今日这策论大典,只怕是无暇顾及了。”

林水月微顿,问:“撞他们的是何人?”

“小厮说是西市卖面食的一个寡妇,带着个痴傻的儿子驾车,不想半道上那孩子突然发作,寡妇无暇顾及之下,方才撞上了府中马车。”

林淮尹看了她一眼,沉声道:“此事过错在我,余夏推说时,我应当留在府中等他才是。”

那日与燕国比试结束后,林水月曾传信叫他照看好余夏。

林淮尹应了,如今出现这等纰漏,他心中也不好受。

林水月并未多言。

他们说话间,皇帝并着众大臣入场,场中皆起身问安。

皇帝落座后,荣忠上前,便要宣告大典开始。

“且慢。”林水月伸手打断。

所有人皆是看向了她。

“皇上,臣有事要奏。”

皇帝淡声道:“说罢。”

当着所有人的面,林水月起身道:“还请皇上准奏,差人将太傅谭正华嫡子谭寅抓入天牢。”

静。

原本瞧见她后,脸色就不好看的太子,当下冷了脸色。

他身侧的谭正华倒是面色平静。

谭正华是前些时日才晋升的太傅,而今势头正盛,满朝堂都捧着他,也不知这林水月是何想法,竟在这个关头上与他作对。

“谭寅犯了何事?”

“据我所知,就是此前与林大人在那潇湘苑内起了些争执,林大人命他于今日大殿上念悔过书,除此外应该再无其他。”

“林大人总不会因这事就要把他抓入天牢吧?”

谭正华除去谭寅外,还有嫡女谭素月。

从前林水月未入朝阁时,谭素月没少针对于她,而今倒是消停了不少。

只听到林水月的话后,脸色还是不好看。

“父皇。”太子躬身道:“林大人而今是将整个刑部当成是自家的后院一般,想如何便如何,实在不妥。”

“儿臣以为,刑部尚书一职当早些落定才是,以免有人滥用私刑,仗着手中握有大权,对无辜之人下手。”

这事也是太子一党近日以来最为关心的事。

太子想推底下的张弘入刑部,且上来就要做林水月的顶头上司。

皇帝未应,已经争执许久,今日又拿来说道。

“太子所言不错,林大人虽有才干,可到底年轻浮躁,做事太过于冒进,刑部内外全部由林大人一人掌控,臣以为不妥。”

“臣附议。”

“比起林大人,当另择一稳重之人为刑部尚书才是。”

皇帝面上的笑意消散,今日策论大典带来的好心情也是瞬间荡然无存。

看向林水月,问:“你为何要抓这谭寅?”

林水月轻声道:“回皇上的话,谭寅因与人结了私仇,便命人驾驶马车,撞了无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