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2/2页)

秦教授立马抚掌,惊喜又笃定:

“这就是了!这些都是因为热液矿床引起的,不然海底水温不可能比水面还高,那些浮游生物和珊瑚丛,都是受到了热液矿床的影响,这里一定有海底热液涌出口!”

敖丙愣了一下,海底热液矿床,这东西他只隐隐约约在新闻上面看到过,据说是极有开发价值的海底矿床,在全世界都备受瞩目,对岸漂亮国已经把海底热液矿床看作是未来的战略性金属的潜在来源,由此可见这个东西的重要性。

华夏国近几年也对这个东西十分重视,接连派遣了不少科考船只在太平洋上面进行探测考察,但发现的海底热液矿床涌出口并不多,而且基本上发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也并不在本国的海域范畴,若要对此进行研究与开发,光是所有权问题就需要扯皮,三五年内根本无法解决。

若真就在这一带出现了热液涌出口,那于国家的海底热液矿床研究与开发,绝对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一旦被证实,别说是在国内,就是国际上都可能会造成轰动,难怪陈教授跟秦教授会如此紧张和激动,国院那边也几乎是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把相关流程都安排下来了。

实在是,眼下这个事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敖丙还有点搞不明白,为什么仅仅只是因为他抓到了几只管状蠕虫,这两位教授就如此笃定,这海底一定藏着热液涌出口?

陈教授似乎看出了敖丙眼中的疑惑,解释道:

“海底热液矿床是与海底热泉有关的一种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这种溶液源源不断地从海底裂谷喷射出来,经过和海水以及海底沉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金属矿床,而在金属矿床附近生存的海底生物,也具有着最鲜明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体内的硫离子含量超标。”

“你抓到的这几只管状蠕虫,就是这样鲜明的特征,管状蠕虫体内有一种共生菌,这种共生菌需要从热液中获取硫离子,然后再从海水中获取氧气,从而合成管状蠕虫生存所必须有的有机物,所以管状蠕虫只能生活在同时能接触到海水和热液的海域,一旦出现管状蠕虫,就意味着那一带的水域,极有可能有海底热液矿床。”[注]

敖丙一愣,旋即恍悟。

他就说呢,这些管状蠕虫是在深水底部被发现的,这玩意儿生活在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深海,竟然有着和哺乳动物一样鲜红的血液,而且头部的颜色鲜红美艳,血液中充满饱和铁质血红蛋白,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太正常的情况,但一开始他抓到这玩意儿的时候,完全没往这一方面想,也根本没意识到,就这么几条不起眼的小虫子,竟然会跟海底的矿脉有关!

不过这下好了,凉拌海虫子是吃不成了,包括敖爸泡酒的那三只虫子,都被陈教授和秦教授给收缴了,理由是这东西是海底热液矿的生物样本,需要采集了带回实验室去做研究的,这么正当的理由,敖丙能拒绝吗?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好吃的海底食材就这么被上缴了。

敖爸也蔫头蔫脑的,一边偷偷觑着那边的专家组,一边私底下问儿子:

“那玩意儿真的大补?那要不,等专家组走了之后,你再下去找几条?”

敖丙:……

虽然没明确那东西是海洋保护物种,也没相关文件说不能吃那东西,可这底下要真有热液矿,不说接下来这一带会不会被有关部门封锁,就算没被封锁,那玩意儿我也不敢再抓了来吃了啊,那毕竟是在金属矿床上生存的物种,谁知道那玩意儿体内是不是重金属超标呢,体内都是硫化物,吃到肚子里去,那会不会有问题谁知道呢?

总之敖丙是不敢冒险的,还得劝自家老爷子对拿那东西泡酒一事彻底死心,并且再三保证,回头他肯定给老头找几只更好的海底物种拿回去泡酒。

好不容易安抚了自家老头那受伤的小心灵,那边专家组的同志十几号人呢,就都在船上赖着不走了,就等着在敖丙这游艇上蹭吃蹭喝呢。

没办法,专家组包括隗庆阳的团队都是来工作的,根本没考虑过要带什么厨子,到眼下天黑了,偌大的专家组船上却没有厨子,要吃饭就只能吃泡面干粮,专家组倒也不是不能吃苦,可敖丙这船上,一群人大喇喇地在甲板上烧烤聚餐呢,专家组的同志能忍得了?

因为隗庆阳跟敖丙也算是老交情了,这家伙率先在甲板上坐下来,其他专家组的同志当然有样学样,都跟着凑到了敖家人的餐桌前,老教授们跟敖爷爷插科打诨一顿闲聊,敖老爷子立马就热情吆喝着,要让专家组的同志一块儿吃点。

敖丙见识到了这群公家人的没脸没皮,算是彻底服气了,没办法只能认栽,赶紧掏出对讲机叮嘱底下厨房的大师傅再多做一批食物上来,然后他转头就给胡锡元打电话汇报这边的情况并且要求报销,他这边提供食宿都可以,但不能白吃白喝啊,都是为公家办事,怎么还得要他自己来买单,上哪儿都没这道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