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4页)

皇后停在了铜镜前,望着自镜子里的自己,忽而笑了起来。

青竹心里突然害怕起来,“要不要传太医。”

若溪攥住青竹的手,“这里是行宫,我们没有带太医。”

裴瑶心情忽然好了,铜镜里的自己头顶上的泡泡恢复成粉色,自己眨了眨眼,对外喊道:“青竹、若湘,我饿了。”

“饿了……”

“饿了……”

若溪青竹一怔,对视一眼,顿时激动起来,皇后说饿了,那便是没事了。

“奴婢即刻去安排。”

青竹立即走出寝殿,走到屋檐下对着小宫娥吩咐去办午膳,还没有转身就见一内侍走来,她站住,看向内侍:“怎么了?”

“青竹姑娘,丞相来了,想见皇后娘娘。”

“为何见皇后?”青竹多问一句,丞相来了应该去见太后才是,皇后与丞相之间也无事情可说。

小内侍回话:“不瞒姑娘说,丞相见不到太后。”

青竹这才明白过来,丞相是想搭着皇后这块板去见船上的太后,“我去问问娘娘。”

殿内的裴瑶依旧在想一个问题,勾。引这个事应该是让对方先动心,自己怎么就先掉进去了?

后悔晚矣。

都怪太后长得太好看了。

也怪自己没有见过好看的女人。

“娘娘。”青竹从殿外走了进来,朝着皇后屈膝福礼,“丞相来了,想见您。”

“见。”裴瑶一口答应下来,她就等着丞相过来,不过,丞相来得早了些。

青竹俯身退出殿,告诉传话的内侍:“去传丞相。”

半晌后,脚步匆忙地丞相走进殿宇,皇后正在吃饭,亲切地让人去准备一副碗筷。

丞相拒绝:“皇后娘娘,不合规矩。”

“那、丞相喝茶吧。”裴瑶不勉强,多了一人她就不够吃了。

小皇后寒暄的话都不说一句,丞相感觉进门话题就要打住了,他咬紧牙关,“皇后娘娘,淮州决堤了。”

“决堤?”裴瑶愣了下,有些水多的地方会修堤坝来蓄水,到了旱季的时候会放水,但是雨水多的时候会决堤。但堤坝修得稳固,多数的时候不会出现这类的事情。

她听师父说过,师父的家乡发生决堤,父母被淹死了,哥哥姐姐被饿死,最后是老主持救了她。

悲惨的事情竟又发生了。

裴瑶没有急忙答应,而是先问:“因何决堤?”

丞相愣了下,“至今没有查明白。”

“应该先赈灾,丞相为何来行宫?”裴瑶再问。

丞相说道:“臣来见行宫是想请太后回京主持赈灾事宜,还请皇后劝说太后回宫。”

“丞相为何不去找陛下呢?”裴瑶知晓却还要问。

丞相说不出话来了。裴瑶冷笑了一声,站起身,平视着丞相,“无事陛下享乐,有事太后赈灾,丞相,那是一国之母,不是贩夫走卒,你们不觉得欺人太甚了吗?”

“皇后,臣有罪,可百姓无辜。”丞相忏悔,他是百官之首,可仍旧是臣,君有旨,臣不得不为。

“丞相莫怪,想请太后回宫,你一人不成,需百官才可。”裴瑶道。

人都是要面子的,出洛阳的时候多少官员高兴,这个时候回去就该摆足了气势。

丞相懵了,这个时候去哪里找百官?

裴瑶不等丞相说二话,吩咐青竹:“送丞相。”

丞相又碰壁了,站在宫门外急得眼前发晕。

****

“被皇后赶出去了?”太后微有几分惊讶,小皇后熟读佛经,伺候菩萨成了习惯,心生怜悯,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和丞相沆瀣一气吗?

“赶出来了,丞相即刻回洛阳去了。旁人都不知两人说了些什么话。”

“皇后主意正,满腹心计,不用担忧她。”太后放了心思,想起自己满殿的‘经书’,吩咐道:“今日天色不错,让皇后来干活。”

春日里的眼光很暖,晒书最合适,去去霉气。

裴瑶是吃饱后过来的,殿外的屋檐下堆积着一排排的箱子,散发着霉味。她走过去看一眼,若溪打开箱子,道:“太后说这些劳烦娘娘了。”

“这些是什么书?”裴瑶嘴里说着,伸手拿了一本。

书一拿就掉页了,裴瑶目瞪口呆,半晌没有反应过来,这些书得有多老旧?

掉下来的那页恰好是一幅画,两人交颈而卧,叠在一起。

裴瑶没看清楚,将书页捡起来,认认真真地看了两眼,啧啧两声,“画工真差,我画得都比她强多了。”

“是嘛,那就劳烦皇后那缺失的页数补起来。”太后信步而至。

裴瑶嘴角抽了抽,触及太后若水般的眼睛,自己挪着步子走过去,“太后,我说我喜欢上了您,您信吗?”

“原来皇后以前不喜欢哀家。”太后对上皇后清澈的眼睛。

两人四目相对。

裴瑶的眼睛干净无暇,见惯风雨的太后恍然想起那位君主,每回对她也是无暇的眼神,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说些繁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