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时岁丰的安排(第2/3页)

“多跟孩子联系,缺什么别自己抗,来找我。”

伸手拉开抽屉摸出了一把票:“拿着吧。你们年轻人手里有钱都攒起来,抓紧娶媳妇。”

时岁丰却默然。

媳妇……

这个词原先不在他的打算中,经过这几天的经历后,就更加不在他的计划当中。

倘若他牺牲了,留下孤儿寡母多么难过。

倘若他没牺牲,那也不必容纳陌生人在自己身边。

一个人身无挂碍,为国献力,这样多好。

不过这年头,老领导不管男女都热衷于做媒,且催他成家,因此这些话时岁丰便聪明的没说出来,转而又说起另一个话题。

“我这次回乡,乡里一个知青突然变了。”

“我打听过她之前的性格习惯和经历,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可从我回乡那几天,她突然就变了。”

“会说简单的英文,溺水时也说英文。”

“并且执着于接近我,为了跟我结婚,不惜跳河逼我救人。”

“说话时常带有港岛腔调——她下乡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最近这段时间,说话腔调居然变得生硬起来,像是外国人学中文。”

领导的脸色慢慢严肃。

片刻后,他点头道:“写一份报告上来,抓紧点儿,我安排人去查。”

……

公事基本都汇报完毕,时岁丰想了想,决定再讨点便利。

“之前说分配给我房子,我能问问是哪儿的吗?”

还能是哪?

领导瞪着他,没好气的说道:“你一个单身汉,想要多好的房子?就大院里有个两室的四楼给你。”

语气不好听,但内容却是实打实的。

如今住楼房人人都想,如果不是时岁丰功绩足够高,他一个年轻小伙子,根本轮不到这样的好房子。

更何况,他们这地方又不是城区,不缺地。房子做的都很宽敞,说是两室,没有公摊,真正的面积恐怕也得有九十多平方了。

但是……

时岁丰想起楚河那喂不饱的肚子,如果住楼房,日常吃顿肉,香气都得被周围几家闻清楚……

不行不行。

他一本正经的道:“领导,我一个人住这么好的房子,实在问心有愧——不如把楼房给我换成大院儿最里边儿的平房小院吧。”

大院儿里头是有平房,带院子,可一来在最里头,倘若有紧急通知,出园区一路狂奔都得十几分钟。

二来家属住着也不方便,没有水龙头和井口,打个水得跑半个园区。

三来房子老旧,人少了住在那里太冷清了,在如今大院儿的分房规则里,那里并不属于什么好地方。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地方大。

可这年头,谁家农村院子不大呀。好不容易在部队里生活的人,压根儿看不上这样的农家小院。

大家都想住楼房。

时岁丰这么一说,领导便理所当然的觉得他是发挥自己的优秀品格,把好的东西主动让出来。

刚好,新来一位跟他平级的领导暂时还没安顿好,这套房子让出来也算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了。

领导知道时岁丰的性格,这会儿只叹口气:

“你呀!”

但心里却是又一次默默把他记上了。

小时这年轻人,优秀,太优秀了!不能让这样的年轻人吃亏。

……

时岁丰将他的表情看得分明,这会儿越发一本正经的说道:“您别误会,我不是发扬什么优秀品格。主要是过段时间我妹妹要过来跟我一起住,她年纪小,我怕在楼里太闹腾了。”

“你妹妹?”

领导皱起眉头。

“你有妹妹?”他看过档案,小时家里就两个哥哥啊。

时岁丰叹息着:“我妈原先生过一个女孩儿,养不起就送人了。现在那边儿也过不下去了,吃不饱,我家里两个哥也接受不了……”

多的就没再说了。

但领导已经能脑补出来全部的剧情——这年头,生了孩子养不起的比比皆是,生了女孩儿送人的更是数不胜数。

还好没直接溺死或者扔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跟着亲妈要跟着哥……没听小时说嘛,家里多一个人,多一口饭,肯定不是人人都愿意的。

“行,你本来也是有随军名额的,打个报告写清楚就行。”

……

时岁丰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汇报好一切,办好手续,手里便拿到那院子的钥匙了。

假期还没休完,他打算再休息两天,去房子里准备准备。不说多,小河要的吃的,最起码得给她囤上吧。

这么一想,自己的存款真的是岌岌可危呀。

关键是,危了还不够吃。

部队里大老爷们儿一抓一大把,出力气的人不要太多,等到下训练后呼朋唤友,很快就把房子重新整理了一遍。

院墙重砌,前院后院的地都给平整了一遍,屋子的地窖里也存上了大把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