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5/7页)

这样还不信任人家,说得出口?

齐卫东同样想通了。明明自己昨天晚上可以不用亲自出面,却还是跟来了,不就是想试试夏菊花是不是可以信任,以后能长期合作吗?

现在试出来了,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细枝末节出差错,也是因为自己带的谢红兵和李林两个的问题,跟人家夏菊花没关系。

想通了的齐卫东,又恢复了一说话一乐的态度,简单的洗漱之后接过夏菊花新给做的酸辣粉,秃噜了个尽兴。

“婶子,那我们就走了。”齐卫东县城里还有买卖,都让四子一个人看着自然不放心,放下碗就跟夏菊花告别。

夏菊花拉住他,从自己兜里掏出一把布票来:“这是一百二十尺布票,虽然不够婶子要的那些布的,也不能让你太吃亏。”

这下齐卫东是真的惊呆了。昨天夏菊花一句接着一句用话把他套住的时候,两人其实已经达成了夏菊花不出布票,齐卫东按照高出供销社两毛钱一尺的价格卖布给她。

可现在夏菊花竟然拿出了一百二十尺布票,分明是尽最大可能不占齐卫东的便宜。这在齐卫东几年做买卖的经历之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他带着些抗拒的说:“婶子,说好的事儿就得按说好的办,你不能这么打侄子的脸。”这次的侄子两字,齐卫东说的不带一点调侃。

夏菊花也是一本正经:“说好是说了,可你叫我一声婶子,婶子就不能光沾你的便宜。”说着就要把布票往齐卫东的兜里塞。

跟未来成功的生意人拉近关系,在夏菊花看来远比自己手里的百多尺布票更实惠。

齐卫东连推带搡的挡着夏菊花的手,不让她把布票给自己,还叫谢红兵和李林:“愣着干啥呢,还不快走。”说完三个人竟真的跑了。

夏菊花看着自己手里的布票,追是追不上三个大小伙子,可怎么办呢?

五爷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院子里,笑呵呵的说:“你先拿着吧,我觉得小齐那孩子是实心实意不想收咱们的布票。”

可他是买卖人呀,夏菊花有些不解的看着五爷。五爷没说话,他能告诉夏菊花,再是买卖人也长了一颗人心,反而因为做买卖,更能看得出谁值得相信谁不值得交好吗?

不,那会让夏菊花骄傲的,五爷不说。他老人家要说的是:“得让各家快点儿把红薯领回去,快点儿把粉漏出来。”

夏菊花当然赞同,不过她还是说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生产队得留下点儿红薯。一来这么些红薯不可能一下子都漏完,二来有的人家将来……生产队有点应急粮,能顶上一阵子。再说也得留出开春的种来。”

原谅平安庄的社员们吧,自从学会了漏粉之后,大家的热情太高涨了,几乎家家都把自己分的红薯给漏成了粉。就连原本没漏粉的六户欠帐户,听说昨天一天的时间,就把自己家时的红薯都绞成浆了。

现在谁家都没有红薯了,生产队原本留出来的种儿,来年扩大种植面积的话,根本就不够!

五爷难得的老脸一红:“那就按一斤粉条六斤半算。原来六户欠帐户的粉条是从别人家均给他们的,这次得跟他们说清楚。”

升米恩斗米仇,欠帐户们是各有各的难处,可也不能一直让生产队照顾,否则非得养出七家懒蛋不可。夏菊花也明白这个道理,想起件事儿来,笑着跟五爷说:

“赵铁蛋家这回倒跟大家伙一样。听说大狗天天带着二狗帮着别人漏粉儿,兄弟两个干劲还挺足的呢。”

说起这个,五爷脸上也笑呵呵的:“我也没想到,你这个法子倒把那兄弟两个的懒病给治好了。等有空了我再说说赵铁蛋,总不能当爹的还不如孩子。”

夏菊花也觉得以五爷的辈份去说赵铁蛋更合适,答应一声转身回家——昨天晚上李林带人除了带人运红薯,还给她拉来了一千斤花生,她得快点炒出来,免得耽误了齐卫东年前挣钱。

至于她挣的那点儿加工费,夏菊花觉得跟齐卫东挣的钱相比,根本提都不用提——一斤炒花生一块五毛钱,齐卫东得挣多少!就是不知道齐卫东知道夏菊花的想法之后,会是个什么心情。

反正现在齐卫东的心情就不大美丽。

回了县城之后,到黑市转了一圈,齐卫东发现自己的粉条已经卖出去了上百斤,越发觉得不收夏菊花布票是正确的。听说李林已经把花生给夏菊花拉过去了,想到自己后期能挣到的钱,更让齐卫东生出一种自己占了夏菊花便宜的感觉。

做为买卖人,齐卫东该挣的钱一分也不会让给别人,可白占人便宜的事儿,他也不会做。

偏偏夏菊花看起来就是个固执的,那自己应该怎么把这份情给还上呢?齐卫东不由的想起夏菊花昨天跟刘志双的对话来,觉得自己知道该从哪儿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