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2/3页)

还有人说:“在半全息技术出现之前,瑞亚的电影就已经在连续创造票房奇迹。罗伯,迪士尼的电影也无法做到这种百分百的成功模式。”

受到票房刺激,质疑声接连不断:“你的计划是和其他制片公司一起压制她,先不说那些家伙们能不能遵守,就算真的成功了,我们还是需要重新和他们展开竞争——这说不定会比现在的局面更糟糕。”

罗伯特·艾格坚持:“也不一定会更好!现在我们谁也没办法保证……”

会议没有讨论出结果,虽然还没有到投票签署瑞亚电影宇宙合同书的地步,但罗伯特·艾格已经察觉到内部的动摇。没有人能无视《哈利波特》在英国获得的巨大成功。

这充分证明了,《指环王》并不是个例。

瑞亚有办法复制这种盈利模式,而她邀请了目前所有有资格的人来一起分享这个成果。这本身就足够具有诱.惑力了。

现在瑞亚还在不断加大她那边的筹码,就连罗伯特·艾格都产生了怀疑,他听说了《哈利波特》是瑞亚强行说服华纳提前上映日期的,基本上所有参与的主创们都配合调整了行程,投入到影片宣传。

这让罗伯特·艾格不禁深思,瑞亚·诺伦是不是早就预料到这个局面了?这是不是才是她冒着影响票房的风险提前上映《哈利波特》的真正原因?

她就是想要用这部电影的成绩来让所有制片大厂们乖乖听话!

如果这是真相,那瑞亚·诺伦的心思也未免太可怕,她团队对好莱坞制片厂商的了解也过于深入了——而且她对自己的电影非常有自信。

罗伯特·艾格承认瑞亚在电影方面的优秀能力,她的演技天赋卓越不凡,她的投资眼光更是毋庸置疑。

但问题是,他真的不甘心任由这么年轻的女人踩到自己的头上,也不甘心任由一个成立不超过五年的小制片厂凌驾于迪士尼之上!

伯特·艾格已经在董事会面前做出了许多承诺,但凡表现出一丝动摇,那些投资人都不会想再等下去。他只能向自己青睐的下属倾诉这些忧思,战略经营部门是他最好的选择。

他忍不住问凯文·梅耶尔:“你觉得《哈利波特》在好莱坞也会获得这样的成功吗?”

凯文·梅耶尔停顿片刻后才回答:“你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在罗伯特凝视的视线下,凯文·梅耶尔措辞:“我知道你想要听到《哈利波特》的坏消息。但我们内部的评估报告给出的数据并不差,现在北美场次的首映票也都卖完了。全世界的观众都在期待这部电影。

只是我们认为《哈利波特》在北美的票房会趋于平缓,不会再达到英国那种爆炸式的票房增长。

即便如此,《哈利波特》也绝对能保证百倍盈利。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稳赚的项目,而且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系列电影。”

“我知道《哈利波特》会给瑞亚·诺伦和华纳赚钱,我知道!但《哈利波特》不能超过《指环王》、《泰坦尼克号》……这也不应该!

他们已经在英国用掉了所有的手段,观众很快就会对那些宣传感到疲软,好莱坞的人没那么轻易打动!”罗伯特·艾格说,他像是在告诉凯文·梅耶尔,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作为比罗伯特更早动摇的人,凯文·梅耶尔保持了沉默。

但《哈利波特》在北美首映的轰动却不可能悄无声息。

事实上,当天的票房就在所有人的惊愕之下超过了英国首周票房总和!

很多人都预料到第一天的票房会很高,可是接近六千万美元这个可怕的数字还是让无数关注瞩目的眼眶瞪大。

英国边狂轰滥炸的媒体造势已经让全世界都吊足了胃口,加上迟映一周的对比制造了变相的饥饿式营销,这确实能给北美的首映场带来更多的初批电影受众。

可是美国观众不可能像英国本土人一样产生这么强烈、刺激的共鸣。英国市场的票房增长里是带有一种情绪式的支持——

这不可能发生在北美,尽管瑞亚·诺伦的新闻总是能够到处霸占各大报纸,她也不是能获得全体上下一致的认同。

只不过

她如今达成的成就、得到的地位等等一切因素,让那些反对的声音变小了。

现在迪士尼完全可以放大那些刺耳的声音。

比起年轻的瑞亚·诺伦拥有的权势,迪士尼整个公司体量带来的威慑力只会更大。这确实很有效,很快就有几家媒体答应了合作。

然而还等不到他们发出针对瑞亚的文章报道,和瑞亚、《哈利波特》相关的另一类重大新闻就已经先一步登出,抢占了所有人的注意。

“据不完全统计,三百五十一个家庭‘魔法’录取通知书——这是恶作剧还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