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4页)

奥斯卡奖项是由学院评委投票选出的,制片公司为了提高胜出率,往往会采用一些特殊手段,而在奥斯卡评委团里抢占评委席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像是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好莱坞巨头之一的大制片厂,在学院评委里的人脉绝对是比马洛伊和肯要广大。

按理说,《洛丽塔》是下半年的话题电影,也创造了票房奇迹,电影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比《勇敢之心》和《阿波罗13号》低。

从宣传效应上来说,《洛丽塔》甚至比前两部大作更加成功,《洛丽塔》的争议性和话题度造就了它的成功,《好莱坞报道》为电影所创造的“洛丽塔效应”一词就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地位。

这是《勇敢之心》这样的史诗巨作和《阿波罗13号》这样的科幻经典无法达到的。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洛丽塔》也有自身无可调解的致命缺陷,对于奥斯卡学院来说,这部电影就是过于剑走偏锋了。

反对《洛丽塔》的福克斯高管约翰·奈伦把它称之为邪典也无可厚非。

从福克斯的角度考虑,《洛丽塔》能够炒出话题,也能带来票房,这很好,但是电影能不能打动评委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花费同样的人力资本,《勇敢之心》能得到比《洛丽塔》更多的认可,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额外浪费在《洛丽塔》上

有三个金球奖提名,他们已经能把DVD卖得很好了。

瑞亚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个交易并不是那么匪夷所思,福克斯也没有把他们捧出来的洛丽塔丢弃在一旁的意思。

二十世纪福克斯可不仅仅是制片公司,公司的经营者和拥有人鲁伯特·默多克名下更有数家报纸媒体和新闻集团,运作出一个在全美轰动的《洛丽塔》对福克斯来说不是难事。

但问题是如何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发酵出“洛丽塔效应”。

朱莉·安查尔的想法很好,默多克同意了她这么做,但是他也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会如此成功,毕竟他给予朱莉的支持并不多。

可是发展到后来,不仅仅是《洛丽塔》让他惊讶,洛丽塔本人也超出了他的预料。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福克斯没有花心思,马里奥·凯萨没这个资本,马洛伊没有这个人脉。

如果是奥斯卡女配,肯·桑珊也许还能运作一下,但是女主角是不可能触摸的,瑞亚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出身背景,她自己就交代得很清楚了。

就是默多克也想要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看向他近来十分看好的手下朱莉·安查尔:“难道这个女孩搭上了一些奥斯卡那边的关系吗?”

朱莉很快就给了他答案:“我和泰德·菲尔德聊过,安德里·维特好像是她的经理人。”

“那个年轻人,他还真的到好莱坞来了。”默多克意义不明地摇了摇头,“不可能是他,就算……他和奥斯卡学院评委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你也许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另一处地方里,马洛伊正在和瑞亚分析事情的经过,“是伊丽莎白·苏让你挤掉了莎朗·斯通。”

瑞亚瞪着他:“你说什么?”

“她在报复莎朗,瑞亚,金球奖的最佳女主角,伊丽莎白连一个提名都没有拿到是因为她干脆就放弃了金球奖,她知道哪个对莎朗更重要,她要在奥斯卡里把莎朗·斯通挤掉。”马洛伊深吸了一口气,“而你猜怎么着,所有人,所有想要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人都希望你能进提名。”

她有一段时间说不出话来,瑞亚真不知道自己应该为她受到女演员们的喜爱感到高

兴,还是应该为她毫无影响的竞争力感到懊丧。

肯·桑珊还在旁边补充了一句,给瑞亚补刀:“她们都知道,我们绝对不可能凭借洛丽塔拿到奥斯卡影后的。”

“每年女性角色出彩的电影来来去去就那么几部,多的时候不会多,少的时候几乎一部都没有。”马洛伊耸耸肩,“你的洛丽塔并不糟糕,瑞亚,《娱乐周刊》的欧文·吉尔伯曼单独给了你高分,《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也着重夸了你,斯坦利·库布里克更是声称喜欢你的表演!”

“这样影评人骂来骂去可从来没有挑剔你的表演,难道影评人喜欢你,学院评委就会因为你和中年男人暧昧就讨厌你吗?”

马洛伊一脸笃定:“我早就说过,我相信你。”

瑞亚对他着翻了个白眼,没有听他这句马后炮,也不知道当初是谁在电话里那么激动。

“奥斯卡也是看重名声和收视的,别把他们想得那么清高。”肯接过话:“今年你的呼声并不低,如果正常运作,主报配拿一个最佳女配提名是有可能的,只是没想到马里奥背着我们和福克斯又做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