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4页)

然而亨伯特只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看,“以后我再送你喜欢的。”

“他真是个混蛋!”

杰西卡差点以为自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后来她才意识到这是她的哥哥在低声抱怨,就算沉浸在剧情里,她也难掩惊奇控制不住地看了看他。

可是很快她就没办法再去管她的哥哥,因为接下来的剧情就直转而下,母亲的死讯,洛丽塔正常意识的觉醒,威胁吵架和矛盾争执,男人的占有欲越来越大,洛丽塔想要离开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她已经明白过来这是错误的。

这实在和杰西卡认识的瑞亚太不一样了,她完全无法把洛丽塔当成瑞亚来看待,可是她仍然能感同身受地体会洛丽塔的喜怒哀乐,同样都是早熟,比起现实里那个坚强聪明的瑞亚,她甚至更加怜惜这个性感女孩。

洛丽塔不是完美的,这种残缺比自怨自艾博取观众同情的亨伯特更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她没有内心独白,所以那些眼泪和悲愤都不是借口,只是真实的痛苦和绝望。

绚烂的花被人逼迫着提前绽放,于是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提前枯萎衰败。

看到三年后的洛丽塔出现在电影里,杰西卡的眼泪刷地就掉落了下来,毫无征召,就如同被击溃的亨伯特一般,她同样感受到了那种被击中灵魂的悲哀。

她是电影的观众,是荧幕外的看客,是亨伯特倾诉的对象,甚至是从上帝视角审判所有人物的陪审团,可是她同样也是毫无作为的盘观者。

尽管她原本也就做不了任何事情,但是杰西卡仍然直观地感受到了那种看到一段被扭曲掐断的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懊

丧。

这可真是奇怪,悲惨的主人翁无动于衷,主使者和看客们却都比她更加难过。

电影结束了放映,但是传递给观众的内容却不会轻易地被忘却。

“这个男人的罪可不止杀人、强.奸那么简单。”乔·李喃喃低语,如果不是杰西卡太熟悉他的声音,肯定会错过这句话。

狼狈地擦抹着脸上的眼泪,杰西卡故意问他,“现在,你还想要认识她吗?”

乔瞪了她一眼,“当然!如果有人敢欺负你的朋友,我帮她揍死对方,听着,你也给我小心点那些‘亨伯特’们,像你这样的傻瓜最好骗了!”

现在杰西卡又想要打他了。

坐在前面的人感兴趣地看了过来,这次他没有再警告他们,只是好奇地询问了乔·李一句:“你现在不想和洛丽塔‘认识’了吗?”

听出对方话里的意思,乔·李不免为自己之前的轻佻感到羞愧,他皱起眉回答得很严肃:“她值得更好的人生,就算亨伯特真的爱上了她,那么他也该为那自以为是的爱情接受严厉的惩罚!”

精神状态饱满的男人点了点头,他头发灰白但是双眼有神,“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在我的影评里引用你的话,可以吗?”

“你是影评人!”杰西卡激动起来。

乔·李也新奇地点着头,“请吧,这是我的荣幸。”

“请务必评价地公正一些,这部电影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那样。”杰西卡趁机为自己的朋友说话,“女主演的表现更是精彩极了,你知道她吗?她叫瑞亚·诺伦。”

男人笑了,“我知道她,事实上,她就是我来这里观看电影的原因之一,如果不介意的话,你们可以叫我罗杰。”

“在错过试映会之后,我在正式上映的当天去电影院买了一张票观看这部引起不小的波的电影。

然而超乎我想象的是,《洛丽塔》确实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电影,但这也是一部相当失败的改编电影。

事实上,我甚至认为电影已经完全脱离了《洛丽塔》的原著,成为了一部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品,而饰演洛丽塔的瑞亚·诺伦就是那个把电影和书剥离开来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人们难以用道德来衡量《洛丽塔》的

美学价值,但是这部电影则实现了美学和道德的完美并存,欧文·吉尔伯曼称之为败笔,我愿意把这看做奇妙的创新之举。

改编之后的《洛丽塔》除了艺术价值之外无疑也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我从为部分观众那里得到了诸多反馈,无一不是在认真地思考故事背后的启示,在这一点上我相当认同吉尔伯曼,《洛丽塔》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我很庆幸阿德里安·莱恩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拍摄。

——罗杰·艾伯特。”

“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瑞亚翻着那份《芝加哥太阳报》向马洛伊询问,“你是怎么让罗杰·艾伯特替我回应娜塔莉·波特曼的?”

还是她在当初争取到泰德·菲尔德这条人脉的,可是现在瑞亚仍然对这件事感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