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2页)

她站了多久,孟晚霁就坐在她身后的公交站椅子上看了她的影子多久。

她上车了,鬼使神差地,孟晚霁也跟着上去了。

那是一路她根本不知道要通往哪里的公交车。

可她不在意。

那是她青春里做过的最离奇的事情之一。

她坐在盛槿书的后座,戴着耳机,听着周杰伦的《轨迹》、《七里香》,跟着她坐了一站又一站。

那天傍晚的夕照,和此刻的阳光一样温柔。

“你突然对我说七里香的名字很美,我此刻却只想亲吻你倔强的嘴……”唱到这里,盛槿书目光落在了孟晚霁的身上。

孟晚霁装作没察觉,不敢抬头。

盛槿书眼底漾出柔色。她把放在大腿上的手移动到椅面上,伸出小拇指勾住了孟晚霁垂放在大腿旁的小拇指。

孟晚霁颤了下,本能地要抽走。

盛槿书曲指勾住不肯放。

孟晚霁咬了咬唇,到底纵容了她。

她坐得端庄,半边身体都是僵硬的,胸腔里心脏的跳动却一下比一下有力、鲜活。

甚至裹挟着甜意。

孟晚霁攥着手机的那只手,把手机翻了个面,遮住屏幕上自己脸庞的倒影。

大合唱从《七里香》唱到了《起风了》,她们的小指,也一路勾到了孟晚霁不得不起身时才自然松开。

一个半小时后,大巴车驶进盘宁生态休闲农庄。

盘宁生态休闲农庄是宁城教育局认定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之一,集人文观光、生态实践、文化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常年为全城各大中小学的研学活动提供服务,有着十分丰富的研学经验与资源。

大巴车停在专供研学活动食宿的宿舍楼前,易晗他们坐自驾车来的老师们都已经到了。

叮嘱过学生们住宿要遵守的纪律、注意事项和稍后的集合时间,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进宿舍楼放东西、稍作休息。

盛槿书陪着孟晚霁一路同行到宿舍门口,还是不得不分开——教师组是双人间,除了男女组不方便需要调换的,其余的都是按照带班的分组默认安排的。

孟晚霁的宿舍在盛槿书的隔壁。

她进宿舍把背包放下,整理出背包里稍后必须随身携带的物件放进挎包里,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收到了盛槿书的消息。

盛槿书发了个“猫猫叹气”的表情,说:“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不言而喻。

孟晚霁眼底闪过笑意,斟酌着,回了她一个冷酷的句号:“。”

盛槿书:“……”连问号都吝啬给她吗?她跟上一个“狗狗委屈”的表情。

孟晚霁觉得挺可爱的,看了好几秒,把表情收藏起来。

旁边床收拾东西的易晗突然问:“孟老师你在看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孟晚霁怔了下,这么开心?她把屏幕锁了,状若自然:“没什么,我妹妹给我发了个笑话。”

易晗将信将疑,但也没深究。

她把床上的枕头拎到阳台上晒,抱怨说:“今天的太阳也太大了吧,明明都十二月了。”她问孟晚霁:“孟老师你带太阳伞了吗?”

孟晚霁回:“没有。”

天气预报这两天都没雨,气温不算太高,孟晚霁觉得是可以忍受的范围。研学活动的安排主要都在室外,不管是蔬菜自采还是果园自摘,都需要粗放活动。老师怕晒,学生也怕晒。她觉得自己打着伞不参与不合适。

易晗叹气:“看来只能等会儿看看有没有路过小超市买一把了。”

孟晚霁没说什么。

两人休息够了,比学生早几分钟下了楼和学校的负责人、农庄的负责人确认之后的行程。不知道是不是这里离海近不太有云,太阳当空,确实比想象中要热许多。孟晚霁系着扣子,后颈出了一层薄汗。

负责人说上午安排的活动以五个班级为一个活动单位,一到五班、六到十班,以此类推,孟晚霁与盛槿书没办法同行。

还在等磨蹭的学生下楼,易晗与另外两个老师问负责她们活动单位的导游咨询哪里有地方买太阳伞,盛槿书忽然从六到十班的方块里走了过来。

她换了双运动鞋,依旧戴着那顶宽檐帽。看见孟晚霁,她红唇勾了勾,抬手就把头顶的帽子取下来戴到了孟晚霁的头上。

孟晚霁没反应过来。

盛槿书说:“别晒成小黑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