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疫疾 她好想他!(第4/4页)

再醒来时,耳畔萦绕着叮叮当当的瓷碗碰撞声响,她努力地睁开眼,只见焕儿扶着婆婆正在喂她喝米油。

见姝娘醒来,她诧异道:“夫人,可就奇怪了,昨日看这个婆婆像是熬不到今日早上了,我连抬架子的人都喊来了,没想到过来一看,这婆婆气色竟是比昨日好了些。”

听得这话,姝娘慌忙抬起婆婆的手,把了把脉,脉象果真比昨日平稳了许多。

可她不敢高兴得太早,因这段日子以来,并非未见过这般情况,又是回光返照也不一定。

她继续给婆婆服同样的汤药,直到第三日,见婆婆咳血的次数少了,也渐渐有了说话的气力,才大着胆子给屋里其他病人用,并且托焕儿将这个药方带给林太医和顾大夫,特别嘱咐了要注意那位药性烈的草药,万不能添多。

婆婆年迈,身子底本就弱,恢复得自然也慢些,屋内有些年轻力壮的,喝下药三四日,便能教人搀扶着下地了。

见他们身子渐好,姝娘又开了补血益气的方子,帮他们养着。

原死气沉沉的疫馆,终于有了欢声笑语,那些半只脚踏进黄泉路又被硬生生拉回来的病人都忍不住跪在姝娘面前磕头,连声道谢。

大抵过了十日,婆婆也能坐起来自己吃些东西了,她颤巍巍地端着汤碗,喜极而泣,哭了好一会儿,才拉着姝娘的手道:“多谢秦大夫,若没有您,只怕这厢我已经在地下和我家那老头子团聚了。”

“婆婆不必谢的。”姝娘道,“我是大夫,都是我应当做的。”

虽姝娘蒙着布巾始终看不清脸,可通过她的发髻,婆婆知晓她是已嫁的妇人了,忍不住问:“先头疫疾横行,城里的人都只有逃出去的,我听秦大夫的口音,不像是这里人,缘何会特意进城来?”

姝娘笑了笑,答:“我家夫君就在城外,听说豫城疫疾闹得厉害,我不放心,就来看看。”

“原是如此。”婆婆以为姝娘的夫君大抵也是被征兵了,“你们都是好人,你家夫君也有幸,能娶到你这般好的媳妇儿。”

焕儿刚巧端着汤药进来,听见两人的对话,惊诧道:“原来夫人您的夫君也在昌平军中啊……”

自打进疫馆,姝娘便没表露过身份,焕儿跟着林太医喊她“夫人”,也只知道她已嫁了人。

“嗯。”姝娘点点头,顺势问道,“焕儿,如今城外战况如何了?”

焕儿眉头一皱,抿唇没有说话,见她这番神情,姝娘顿时心下一沉,少顷,果听她道:“不大好,大军本驻扎在豫城六里外,可这几月来夏军屡屡进犯,竟将昌平军足足逼退了三四里,现在城内人心惶惶,都说这豫城只怕又要不保……”

姝娘闻言面色沉重,她忍不住问道:“夏军便如此厉害?那将军呢,将军骁勇善战,不可能一点办法都没有吧?”

“将军……”

提及沈重樾,焕儿的神情忽得有些微妙,她迟疑了一会儿,张了张嘴,正欲说什么,却听背后有人蓦然喊了她一声。

姝娘抬眸看去,恰见站在门口的顾歧。

顾歧喊的虽是焕儿,目光却落在了姝娘身上,他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直直冲姝娘走来。

姝娘疑惑间,便见顾歧在她面前止住步子,旋即拱手低身冲她行了个大礼,诚挚道:“顾某脾性不好,前一阵冒犯了夫人,特来向夫人陪罪!”

姝娘见状忙去扶他,“顾大夫不必如此。”

顾歧继续歉意道:“顾某迂腐,只因夫人是女子而轻蔑看低,实在愚昧无知,此番若没有夫人,全豫城的百姓定难幸免于难。”

“顾大夫抬举我了,若没有顾大夫的坚持,只怕很多人都撑不到现在。”

姝娘说的是真心话,不是所有人都有这般勇气在这样随时可能丧命的地方撑下来而不逃。

“顾某答应过将军,除非顾某死了,定不会放弃那些染疾的百姓。”顾歧自责道,“可顾某食言了。”

“将军……”姝娘略有些诧异,“是将军将此事托付给你的?”

“是啊。”一旁焕儿笑道,“夫人不知晓,将军曾救过我和我兄长,对我们有恩。”

“外间的传言都不过无稽之谈。”顾歧咬牙切齿道,“将军心系百姓,他的为人我们兄妹俩很清楚,他定不可能做出通敌叛国之事!”

“通敌叛国。”姝娘心下猛地一颤,“到底是何传言?”

焕儿看了顾歧一眼,缓缓道:“也不知是谁在城中话说八道,说是将军勾结夏军,才会使向来战无不胜的昌平军连连败退,更有甚者,说这场疫疾就是将军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