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百合酥 不输御膳房(第3/3页)

太后微微颔首,宫里倒是没有御膳房菜色不外传的规矩,指不定是哪个御厨不小心传出去的。

但听姝娘提起她师父是学医的又好美食,她不免想起一人来,对身后的内官道:“剩下的百合酥,送去给赵国公和长宁王尝尝。”

“是。”

内官应声,端起盘中剩下的七八个百合酥就往赵国公的书房去了。

此时,书房中,赵国公正对着眼前的棋局颇有些愁眉苦脸。

“王爷,您都下了五局了,左右下官也赢不过您,您不如先休息休息。”

贺严将棋子丢回棋盒中,往椅背上一靠,嘟囔了句“无趣”。

赵国公望着眼前这个脾气古怪的长宁王,甚是无奈,正想着是不是该命人上些点心时,便见太后身边的内官踏进门来。

“见过王爷,见过国公爷,太后命奴才送些点心过来。”

待家仆将棋盘撤了下去,内官才将点心摆在桌上。

贺严瞥了一眼,“御膳房做的松子百合酥?”

“是松子百合酥。”内官答,“只不过不是御膳房做的,才出锅呢,您尝尝。”

不是御膳房!

贺严生出了些好奇,拿起一块送进嘴里,嚼了两口,不由得眼眸一亮。

他啜了口茶,很快又吃一块,满意地对赵国公道:“你府中最近又请了新厨子?手艺倒是不错,不如就送给我吧。”

赵国公略有些茫然,他怎么不知道府中哪个大厨还会做这道点心,他疑惑地看向内官:“这点心是国公府的厨子做的?”

“不是国公府的厨子。”内官答,“是定国将军夫人做的。”

“谁?”贺严惊道,“沈家那小子成亲了!”

贺严这反应倒是在赵国公的意料之中,这位长宁王平日几乎一直待在府内,不是捣鼓吃的,就是捣鼓药草,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晓得京城发生了什么。

“王爷你常居府中,可能没听到外头的传闻。大抵半个多月前,定国将军从外头带了个女子回来,而且听说两人已私自拜堂成了亲。”

听着这事儿,贺严蹙了蹙眉,略有些不悦地嘀咕:“好容易看上一个,怎还教人占了去。”

他又拿起一块松子百合酥咬了一口,却是倏然愣了愣,拿开仔细一瞧,里头隐约还放了些蜜枣。

他不由得想起了姝娘,在百合酥里加一些切脆蜜枣的法子他曾教过姝娘。

然下一刻,他笑着摇摇头,姝娘怎么可能会在这儿呢,她一定守着还刘家那屋,不是上山采药就是在屋里绣花,攒着钱琢磨着给他养老呢。

左右他已派人去了长平村,顶多一两个月,便可将姝娘接进京城来,届时再为她挑一个好夫婿吧。

一刻钟后,内官捧着空盘子回到了花园,禀报道:“太后娘娘,长宁王都吃完了,他让奴才问您,可还有多的,他还未吃够呢。”

太后无奈地笑起来,“哪还有余的,若真要吃,我一会儿让御膳房做了给他送去。”

说罢,她冲姝娘招了招手道:“过来。”

姝娘走到太后跟前,太后忽得取下手中的翡翠珠串亲手给她。

“长平王这人嘴刁,若能让他满意,便证明你这道点心做的着实是好。哀家也很喜欢,这是赐予你的,你身怀有孕还要做这么多点心实在辛苦。”

姝娘略有些惴惴地接过珠串,谦逊道:“太后娘娘过奖了,臣妇的厨艺不佳,承蒙太后娘娘不嫌弃。”

“你这厨艺可快比得上宫中的御厨了,若能开家酒楼,必定生意红火。”太后玩笑完,又道,“虽还有一个多月,可哀家想邀你去宫中的中秋宴,你可愿意?”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宫中的中秋宴不同于寻常宴席,能参加的除了宫妃,便是那些诰命妇,可姝娘出身低微,甚至连诰命都没有,居然能得太后亲自相邀!

不仅是一些官妇投向姝娘的眼神中略带了些嫉恨,坐在一旁的井玉黎垂在袖中的手更是不由得捏紧,这女人哪来这么好的运气,什么便宜都让她占了!

有何了不起的,能做出那糕点又如何,又没有人看着她做,指不定是谁在背后帮的忙。

姝娘微微怔了一会儿,旋即才低身施礼道:“多谢太后。”

太后满意地笑着颔首,虽前几日明祁帝特意来永寿宫,托她邀这位将军夫人来宫中的中秋宴,可她也不能随便答应了,总得亲眼看过是个怎样的女子才可,所以才让赵国公夫人办了这场赏花宴。

如今见过了,觉得甚是不错,不仅相貌好,还是个心眼实在的。

沈重樾为国征战那么多年,立下战功无数,满足他的那些小要求,让他这身份低微,饱受非议的夫人在众人面前有颜面,若这么做能使朝堂安稳,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