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将军 定国将军(第3/4页)

鲈鱼蒸得恰到好处,毫无腥味不说,肉质紧致,嫩滑入味,蘸上咸香的酱汁,鲜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回味悠长。

见贺严微眯着眼一脸享受,姝娘明知故问道:“师父,徒儿这鱼做得可有长进?”

“还算过得去吧。”贺严口是心非地又夹了一大筷子,“倒是将我嘱咐你的记牢了。”

除了倒掉蒸好的汤外,姝娘还汲取了先前的教训,没有将酱料直接浇在鱼身上,这清蒸鲈鱼吃的便是一个原汁原味的鲜,酱料渗入鱼肉反会破坏了这份鲜美,使鱼的口感大打折扣。

见贺严吃得高兴,姝娘往他碗中夹了一个春饼卷合菜,“师父,您尝尝这个。”

这卷在饼中的有豆芽,韭菜和木耳,都是时令的菜蔬,姝娘特意将饼擀得又薄又小,贺严一口一个,又香又有嚼劲的饼加上爽脆可口的合菜,让贺严吃了一个仍觉不过瘾,连夹了两三个。

一餐用罢,贺严脸上的不快已彻底消散,他靠着椅背,无意间低头一瞧,却是不由得皱起了眉。

“丫头,你脚怎了?”

虽姝娘掩饰得好,可贺严到底是个大夫,细看之下哪里看不出端倪。

“没怎么,就是回来得路上不小心扭着了。”姝娘眼神闪躲,收起碗筷,给贺严端了杯桑菊银花茶。

但贺严可不像春桃那般好糊弄,虽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何事,可还能猜不到是谁干的嘛,他将脸一板,顿时厉声道:“是不是你那爹娘又打起了你的主意,那两个天杀的,老夫这就去找他们算账去!”

“师父,您别……”姝娘拦在前头,“您去一闹,也不过气着您自己,又有什么用呢。”

“那就告到县衙去!”贺严怒容满面,咬牙切齿道。

姝娘苦笑着摇摇头,她也恨极了秦佃户和方氏,可仗着“爹娘”二字,姝娘便奈何不了他们。虽说“初嫁由亲,再嫁由身”,可那也得是她夫家娘家都没了拿主意的人,如今她公婆去了,夫家没了尊长,她的婚姻大事便只能任凭秦佃户做主。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算告到县衙去,秦佃户也大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驳,而且秦佃户这人贪财还不要脸皮,届时将事实一扭曲,只说是请人来做客,是姝娘会错了意,到头来他们落了个干净,那晚的事传出去,难堪的只会是她。

“师父,您就别管了,您都已经年过半百的人了,没必要为了我的事儿,气坏了身子。”

“什么叫你的事儿!你既是我的徒弟,我自然是要管你的。”贺严正要迈出去,却被死死拽住了衣袖

见姝娘眸中含泪,哀求地看着他,贺严心一软,旋即长叹一声道:“丫头,可要随我离开这里?”

姝娘愣了愣,虽知贺严是游医,根不在此,迟早要离开的,但她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师父,您要走了吗?”

“前几日得了信,家乡有一旧友患疾,我得前去治疗探望。”贺严顿了顿道,“左右这里也没有让你留恋的人了,刚好我那家中还置有几处薄产,够我们师徒二人糊口,你可愿跟我走?”

姝娘缓缓松开手,垂眸略显失落,“师父,您不是不知道,我不能走。”

她不肯走的理由贺严自然明白,姝娘是个念恩的人,这刘家夫妇没了,刘淮这么多年下落不明,刘家后继无人,已然成了绝户,她是怕自己走后,刘家就彻彻底底消失在长平村了。

“你这犟丫头!”

贺严无奈地看着她,却不再劝,周氏过世还不过一年,姝娘深深惦记着刘家人,她的脾性他很清楚,怕是磨破嘴皮子也劝不动的。

“师父,你何时走?”姝娘低声问道。

“三日后,那边儿有些急。”

姝娘点点头,眸光黯淡,“那这两日,我先帮您将行李收拾起来。”

看着姝娘转身进屋的背影,贺严眉目紧蹙,也不知在思忖什么。

此时,思原县一处僻静的小院里。

冯长踮着脚,焦急地在院门口徘徊,时不时伸长脖子往道路两边探。

直到瞧见一匹棕色的骏马从东侧驶来,他才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快步迎上去。

“爷,你可算回来了,你这三日未归,小的不知有多担心呢。”

来人翻身下马,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清俊疏朗的面庞来,他将缰绳递给了冯长道:“不过是山路难行,多废了些时日。”

见自家主子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一双元青的绣靴连带衣摆裤腿满是泥污,根本看不出本来颜色,想是昨夜那场暴雨所致,冯长启唇正想说什么,却听沈重樾问道:“这几日,可有人来过?”

“倒是无人拜访,只是有两封给爷您的信,快马加鞭送来的,小的已放在爷的书房了。”

沈重樾神色微动,忽得加快了步伐,往书房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