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6/7页)

宋佩瑜能肯定,在某个瞬间,他在重奕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失望。

感情重奕还将‘猫抓老鼠’当成游戏了?

宋佩瑜短暂的沉思后,决定满足重奕这点小爱好。

下次出发前,他又带着护卫去周边闲逛,因为从‘有意躲避’变成‘哄孩子’,宋佩瑜变得极不走心,甚至都没离开赵军暂时修整的范围。

果然,重奕又在出发前,猝不及防的出现在宋佩瑜面前。

虽然重奕的表情与往日没什么区别。

但在宋佩瑜眼中,重奕肉眼可见的比昨天兴致高昂。

“幼稚”宋佩瑜仗着没人敢直视重奕,伸出食指在重奕的脸蛋上刮了下。

重奕满脸茫然,就像是真的没反应过来似的,“什么?”

宋佩瑜勾起嘴角,摇了摇头,却在下次出发前躲重奕的时候上心了许多。

这种于万人中央,心照不宣的做只与彼此有默契之事的感觉……还挺新鲜。

不知不觉间,宋佩瑜就将他曾嘲讽重奕‘幼稚’的事,彻底忘在了脑后。

因为他已经变成与重奕一样幼稚的人。

离开兖州踏入翼州的当天,宋佩瑜收到来自洛阳的信。

自从第一次收到洛阳委托赵军送来的信后,宋佩瑜就总是能收到洛阳的信。

刚开始的时候,写信的人还有心情慢慢与宋佩瑜寒暄,隐晦的提醒宋佩瑜,‘宋大人和殿下在洛阳,也能兼顾兖州和青州的情况。’

就算实在离不开兖州和青州,最好让重奕先来洛阳,再回兖州、青州那边。

后来随着宋佩瑜装信的小箱子换了好几个,干脆换成大箱子后,洛阳来信的内容也越来越直白。

今年秋收之后,宋佩瑜收到的所有信都来自明正帝。

实际上,明正帝的信是发给重奕,但是重奕懒得理会他。

宋佩瑜看在与诸多燕臣的交情上,才会打开明正帝发来的信。

从‘朕降,速来。’

到‘听闻你过了三十而立之年,也没娶妻生子,是不是不行?’

再到‘我求你快点来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这三年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

宋佩瑜看着手中还不到三分之一的信纸,眉宇间的褶皱稍深了些。

送信的人在路上的时候,不小心掉到河中,这封信的内容也只剩下他手上的这些。

明正帝过了什么日子?

永和帝明明下令,定时给洛阳送足够的补给,比照安平王的份例供养明正帝。对于永和帝来说,亲王份例换取个好名声,简直不要太赚。

对洛阳的燕臣,永和帝也多有优待,会定时送符合燕臣品级一半的份例去他们府上,既能彰显永和帝的大度,让洛阳的燕臣安心,也不会让咸阳赵臣产生不满。

难道有人胆大包天,敢贪下送去洛阳的东西?

虽然有所怀疑,但宋佩瑜并没有因此劝说重奕加快行军速度。

他们回赵国的路线,是许多人付出无数心血的成果,不该因为明正帝的三言两语就有所改变。

而且洛阳已经封锁两年多,明正帝也没饿死,洛阳也从来没出过大乱子。

想来就算是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送往洛阳的东西伸手,也不敢太过分。

说不定是明正帝人心不足,所以才多有抱怨。

就算明正帝的日子真的很辛苦……明正帝已经吃了许久的苦,也不差赵军赶路的这点时间。

按照原本的行军速度,重奕的仪仗在距离新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到达洛阳。

明正帝亲自带着燕国朝臣出城十里迎接。

相隔老远,已经习惯在重奕车架中与重奕手拉手的宋佩瑜,就能看到许多……圆润的球球。

宋佩瑜突然想起进入翼州时,收到的那份来自明正帝的信。

‘我求你快点来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这三年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

宋佩瑜试着补全这句话。

‘我求你快点来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这三年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都胖成球了!’

嘶,洛阳已经没有可以处理的政务,永和帝还愿意好吃好喝的供着明正帝和燕臣。

明正帝和燕臣在格外安逸又无所事事的环境下吃成球,似乎也不奇怪?

宋佩瑜顿时乐的不行,浑身的重量都压到了重奕身上。

他们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队伍最前方的车架上,除了在城内和要入城、刚出城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在马车里打发时间。

所以在其他人身上都有层薄薄的雪花时,宋佩瑜和重奕身上的斗篷就显得十分清爽。

干燥的毛绒斗篷贴在一起,顿时让畏寒的宋佩瑜感受到温暖。

他边与重奕说他突然狂笑的原因,边不自觉的又往重奕身上靠了靠。

洛阳等了重奕将近三年。

刚开始的时候,从明正帝到燕臣都怀揣各种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