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6/7页)

他当然是怕重奕被穆婉影响。

就算不会被影响到地位,却会被影响到心情。

“琢贵妃是陛下的嫔妃,她若是没做错事,自然谁都无法拿她怎么样。就连长公主误会了琢贵妃,都被暗地里弹劾了一番,逼得陛下屡屡退步安抚穆氏。”宋瑾瑜忽然站起来与宋佩瑜对视,满是认真的嘱咐宋佩瑜,“我知道你与殿下有非同一般的情谊,但要紧守为人臣子的本分,不要过多插手殿下的家事。”

宋瑾瑜的一番话,尤其是后半段话,说的宋佩瑜心虚极了。

宋佩瑜仍旧存着侥幸心理,强忍着没露出更多破绽,老实乖巧的点头,“我知道了。”

宋景明来找宋瑾瑜也有正事。

他年后去了户部历练,想问宋瑾瑜,是否知道赵国什么时候会派人与楚国襄王去走西域商路。

宋瑾瑜笑了笑,“你怎么与左侍郎说?”

“我已经回绝了侍郎大人。父亲家教甚严,从不肯在家中透露任何关于朝堂的消息。我只能试试能不能遇上小叔,却不能保证小叔是否知道内情。”宋景明将用来应付上官的说辞告诉宋瑾瑜。

宋瑾瑜满意的点了点头。

已经落座品茶的宋佩瑜却听笑了,他摆着手道,“别问我,襄王天天往勤政殿跑,我与吕纪和已经好几天没见到襄王了。”

“且等着吧,这事一时半会都成不了。”宋瑾瑜大方的给弟弟和儿子解惑,他似笑非笑的望向宋佩瑜,“陛下与襄王说,除了要楚国的西域商路,还要借用楚国的出海口。”

这么多天,总算是有个能让他舒心的消息,宋佩瑜毫不吝啬的扬起笑容,“襄王不同意?”

如果楚国足够重视出海口,襄王不能擅自做主,宋佩瑜也能理解。

出海之事不急于一时,他的船队还没个影子,怎么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做准备。

宋瑾瑜摇了摇头,“襄王立刻同意将荆州的出海口与赵国共享,但他还是坚持要联姻。只有两国结亲后,西域商路与荆州出海口才会提供给赵国。”

“这有何难?”宋景明不假思索的道,“灵云公主不是已经在咸阳了吗?以灵云公主的身份,就算只是侧妃,也能在正妃前入门。半年的时间,足够让灵云公主风风光光的嫁给太子殿下。”

“这样的话,去西域的队伍,下半年就可以出发了。”

宋佩瑜以手杵着下巴,目光凉凉的望着恨不得灵云公主与重奕立刻完婚的宋景明。

宋景明正说着话,突然觉得背脊发凉,立刻回头,目光精准的锁定宋佩瑜,正对上让他毛骨悚然的目光,忍不住端起桌子上的热茶压惊,小心翼翼的望着宋佩瑜,“小叔,我说错了吗?”

“错了。”宋佩瑜好心的将最新消息告诉宋景明,“太子不会娶灵云公主,灵云公主要回楚国了。”

“怎么可能?”宋景明下意识的道。

“确实如狸奴说的那样。”宋瑾瑜及时肯定了宋佩瑜的话,“襄王想将大公主聘回楚国,嫁给适龄的皇孙。”

“怎么可能?”大吃一惊的人变成了宋佩瑜。

宋瑾瑜望着表情几乎相同的宋景明与宋佩瑜,心情突然好了许多,语气也带上了笑意,“自然是不可能,所以与楚国的谈判暂时停滞,除非楚国让步,或者陛下能想出其他让楚国安心的方式,否则短时间内,西域商路与荆州出海口……”都指望不上了。

大失所望的宋佩瑜与宋景明都安静了下来,怏怏的陪宋瑾瑜用了晚膳。

宋瑾瑜的心情非但没受到影响,反而看着两个人沮丧的表情,多吃了半碗饭。

宋佩瑜还有东宫的小折需要处理,吃过晚饭就走了,宋景明却留了下来。

宋景明捧着茶盏,满脸不甘心的开口,“为何灵云公主没有嫁给殿下?”

襄王千里迢迢的带着灵云公主来赵国,不就是为了联姻吗?

宋瑾瑜将被宋佩瑜打扰而没看完的文书看完,才看向宋景明,“方才你小叔在这,怎么不问你小叔?”

宋景明讪笑,没好意思说,他小叔像是要吃人似的,他没敢问。

宋瑾瑜告诉宋景明,“几年之内,殿下都不会娶妻纳妾。”

“为什么?”宋景明大吃一惊。

太子已经二十,寻常人家的孩子都遍地跑了,皇室连个皇孙都没有,太子的婚事怎么还往后拖?

宋瑾瑜目光凉凉的望着宋景明。

宋景明懂了,他爹也不知道。

“你还有事吗?”宋瑾瑜看向宋景明的目光中满是嫌弃。

宋景明轻咳一声,厚着脸皮走到宋瑾瑜身后,边给宋瑾瑜按肩膀,边小声道,“小叔的婚事怎么说?玉娘说她娘家……”

听了个开头,宋瑾瑜就知道宋景明是什么意思。

他打断宋景明,“不必想了,小叔这几年也不会娶妻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