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7页)

整理了外裳又重新梳妆后,就安静坐在椅子上,始终都没说话的穆婉抬起头,脖子上一直都没擦拭过的血迹异常清晰的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长公主是不信太医们的诊断?不如让长公主府的府医来看看,也许他们才能诊断出长公主想要的结果。”

此话一出,花厅的氛围立刻凝滞下来。

眼看长公主脸上已经有了怒容,似乎是想与穆婉争论,宋佩瑜连忙出来打了个圆场,立刻让来福端着被太医院的太医们诊断为安全的药,拿去小厨房热。

然后亲自带着太医院的太医们离开花厅,去其他殿领赏。

言语间暗示太医们只管看病救人,别太在意贵人们的话。

将所有太医都送出东宫大门后,宋佩瑜回头看向花厅的方向,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不相信一个人会无缘无故的改变行事风格和思考方式,穆婉身上的变化比惠阳县主还要离谱,肯定是有高人指点。

穆侍中或者说穆氏,已经等不及了吗?

因为这段插曲,直到重奕将热过的药喝下去,肃王与长公主都始终阴沉着脸色,没再说半句话。

两个人离开东宫后,径直去了勤政殿。

穆婉却留了下来,说要陪重奕用晚膳。

宋佩瑜无视穆婉如同刀子般的眼神,和言语间的暗示,随意找了个借口留了下来。

他不放心让穆婉单独与重奕在一起。

安公公就算再护着重奕,毕竟在身份上差了一大截,容易吃亏。

重奕是已经成年的皇子,穆婉再怎么找理由,都不可能晚上也宿在东宫。

宋佩瑜反而没有这种顾虑,从他开始做皇子伴读起,东宫就有他的专属房间。

最后,穆婉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最多就是让重奕将她送到内宫大门。

即使这样,宋佩瑜仍旧跟在重奕身侧,让穆婉没有任何与重奕单独说话的机会。

到了内宫门口,穆婉看起来有些渗人的目光在宋佩瑜脸上一扫而过,落在重奕脸上时,已经变成了慈爱与不舍,“别送了,你也早些回东宫休息。”

重奕从善如流的停下脚步,“嗯”

穆婉又站在原地望了重奕一会,才伸手半挡住脖颈间的血痕,在宫女的搀扶下进入内宫。

内宫宫门彻底关闭之前,穆婉再次回头,眼中的不舍越发明显,高声道,“快回去吧,别让母亲担心!”

随着穆婉的最后一个字出口,内宫宫门彻底关闭。

良久后,重奕才‘嗯’了一声,然后转身。

宋佩瑜亲自接过来福手中的琉璃灯笼,示意他们不要跟的太紧,大步追上站在几步之外等他的重奕。

这两年的时间,整个咸阳皇宫陆续修葺,早已焕然一新,再也没有当年在大白天都仿佛是鬼屋似的气氛。

宋佩瑜默默数着脚下的青石地砖,忽而抬头看向身侧的重奕。

从他的角度,正好能将重奕棱角分明的侧脸尽收眼底。

重奕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宋佩瑜的目光,这次也不例外。

他立刻转过头,视线正对上宋佩瑜带着探究意味的目光。

宋佩瑜捏着琉璃灯圆柄的手稍稍用力了些,主动移开目光,再次看向脚下的青石地砖,“你……”

宋佩瑜突然不知道,该怎么问重奕有关于穆婉的事。

好像无论怎么说,都有种当着别人面,说人家母亲坏话的感觉。

这让宋佩瑜难得升起犹豫的情绪。

重奕却像是已经看透宋佩瑜的想法,居然肯主动开口,“我知道她很多时候都在说谎。”

“啊”宋佩瑜更不知道要怎么说了,这种话无论是让重奕承认,还是让重奕亲口说出来,都过于残忍,宋佩瑜已经开始心疼。

重奕却没有宋佩瑜的顾虑,甚至连犹豫都没有,“她是我的生母。”

“嗯”宋佩瑜应声,脑海中闪过柳夫人的身影。

他还年幼时,在大哥大嫂的院子里长大。

按照大师的指点,家中的仆人也都唤他狸奴而不是七爷,仿佛他就是大哥大嫂的幼子,而不是柳夫人的孩子。

他很少有机会单独去宋老夫人的院子,能单独见到柳夫人的情况更是屈指可数。

每次见面的时候,柳夫人总是忍不住泣不成声,却怕极了吓到他,或者是不想浪费两人仅有的相处时间,最后都是眼眶通红却没有多少泪水。

以至于年幼时,宋佩瑜对柳夫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柳夫人的眼睛。

那是双极温柔的眼睛。

宋佩瑜心情复杂的等着重奕的下文,却直到能看见东宫大门都没能等到,忍不住小声追问,“然后呢?”

重奕转头看向宋佩瑜,却只看到宋佩瑜头上的玉簪。

他顺着玉簪上凝聚的那点光看向天上的月亮,眼中闪过茫然,“我该怎么对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