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3/4页)

娜仁虽然觉着他们立的这个flag成功的几率不大,毕竟她记得历史上康熙是亲征过好几次的。但如今士气高涨,她也不会给人浇冷水。

康熙每日钻研战报、地貌,温习兵书,极为刻苦用心。

大军开拔前一日,宫内摆酒,太皇太后端坐在上头,神情复杂地看着康熙,仿佛包容万千复杂思绪,良久过后,长长一叹,“我年轻时,也常常这样,送你玛法出兵。”

这话里的康熙的玛法,指的自然是清太宗皇太极。

即便年轻时男女之爱上有过诸多不快,太皇太后也曾对他有过诸多不满,但到底少年时身嫁予,生儿育女,相伴多载。今日见康熙英姿勃发的模样,她恍惚忆起旧事来,斟了杯酒,对康熙道:“皇帝,定要凯旋。”

字字都极为郑重。

康熙笑着举起酒杯,“孙儿承老祖宗吉言,定然凯旋而归,不负老祖宗期望。”

“不是不负我,是不负那些为你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太皇太后微微一顿,摇头轻笑,“瞧我,又说多了。你也临朝多年,不是孩子了,我没什么好嘱咐的,仔细着别受伤了,叫这些个女人们挂心。”

她冲嫔妃们的席面上指了指,康熙亦郑重地应下。

随后康熙又与娜仁碰杯,神采飞扬,难得带出几分少年人意气风发之感,满怀豪情地道:“阿姐,等朕凯旋。”

“保护好自己,也照顾好自己,去了外头怕水土不服,仔细着,别生病了。”娜仁与他碰杯,关怀、不舍都在一杯酒中,最后又笑了,极正色认真地道:“阿姐等你凯旋大捷归来,吃庆功酒。”

嫔妃们满怀不舍、依依含情地望着康熙,见他终于转身向嫔妃这堆里走来,忙整理好仪容,摆出练习许久,最是盈盈含情水波间的眸光神色,欲说还休地望着康熙。

但凡是个定力不够的,这会只怕骨头都酥了。

康熙倒还招架得住,娜仁拄着下巴看着,只觉羡慕极了,恨不得现在一个箭步上去扒拉开康熙,自己往前冲。

美人,何必呢?媚眼抛给瞎子看。美要对懂得欣赏美的人发挥啊!

见她自己莫名就兴奋起来,太后是很了解她的,这会多少揣摩出她的心思,侧头吩咐阿朵两句,没过一会,正出神的娜仁便觉自己手头多了一盏冰凉凉的东西。

她当即便垂头一看,好家伙,荷叶莲心汤,不必细品便知定然是一股苦涩滋味,八成是太皇太后与太后席面上的药膳羹汤。

再一抬头,阿朵正立在席边,笑容和煦地地看着她。

“劳阿朵姑姑费心了。”娜仁强挤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先对着阿朵,然后顺藤摸瓜看向笑容隐隐自得的太后,双手端起遥遥一敬,“春日易上火,太后娘娘多用些这药膳,养心肺。”

她笑得瘆人极了,琼枝却不怕她,觉着这汤不错,便拍拍她的肩,娜仁只得苦着脸喝了一口,闭着眼睛咽下,全当自己没有舌头没有味觉。

见她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喝汤品,太皇太后斜睨太后一眼,嘴唇轻动,低声道:“惹急了你哄。”

太后很镇定地点点头,没一会,又通过阿朵塞给娜仁两个她从宁寿宫自带的玫瑰荔枝糖,果然瞬间就把人哄好了。

“记吃不记打的。”太皇太后不由轻轻地笑骂一声,无奈中又掺杂着好笑。

送走了康熙,后宫真正成为安静的一潭死水。

毕竟明争暗斗的中心点都不在了,争起来还有个什么劲呢?

新入宫的小佟妃宁雅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状态,她仍是在承乾宫住,但主要的社交范围圈在西六宫辐射,和戴佳贵人、通贵人等人结下一起散步遛弯的友谊,又有一个很喜欢她性格样貌的娜仁,故而她在西六宫反而混得比在东六宫开。

东六宫里,她和她的邻居德妃不管背地里看不看得起对方,面上还算过得去;佛拉娜对她还算不错,毕竟宁雅比佛拉娜小上十几接近二十岁,佛拉娜足够做她额娘了,见她性子不错,对她也多有照顾;与贤妃则保持着见面三分笑的泛泛之交,都是体面人罢了。

倒是钮祜禄贵妃,不知为什么看她竟有些顺眼的意思,顺手拉过她两回,如今景阳宫和承乾宫的关系可比当日大佟氏在的时候好多了。

也是佟宁雅会做人,谦逊温和不自傲的缘故。她或许也有些傲气棱角,却都被柔和与圆滑包裹,不会显得特立独行,也不会惹人升厌。

这样的人,只要给她时间,她便能够迅速地适应宫中的生存环境。

有时候想想,她和贤妃处得不是太好,或许也有些二人性格相近,但贤妃却没有她这样的家世底气的缘故,便会比她更喜用心计手段,而她对很多事情都不会在意,能叫她动用手段的人事物不多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