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鸡毛蒜皮(第3/5页)

梁玉却突然惊叫一声:“啊!老郭!”

郭唐这长相,跟当年去解楣州之围的郭宜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袁樵问道:“不知令尊?”

郭唐笑笑:“家父讳宜。”

“原来是故人之子!”

连两位夫人都知道郭宜这个人,对郭唐愈发亲切。袁家还记得他父亲,这让郭唐也很高兴,几人叙了一回旧,在程祥的提醒下才想起来有正事。几人凑在了一起,程祥与郭唐都指出袁府上奏的计划有些需要修改的地方,程序上应该先到袁府,郭唐提出了圣驾出行路线上的要求,程祥则希望能够去实地看一看作坊。

袁府一一答应了。

于是刘、杨二位夫人主持全局,梁玉则与郭、程去作坊,郭唐看了一回,道:“这个地方选得不错哎!”

梁玉笑道:“这是我与丰邑公主换的地方。”

桓琚给他闺女的地方,那能不好吗?道路方便、风水宜人,安全自然也是有保障的。程祥看了一回作坊,则指出至少到了那一天需要搭些帐篷之类的,以供随行人员使用。梁玉也都答应了。

送走了他们,梁玉拿出钱来让阿蛮给钱同,让他这段日子不要乱走,一旦作坊有需要他就得过去。然后请过来吕娘子,交给她一件事情——雇人,一定要保证二月的时候,作坊已经开工了。“圣人到的时候,织机要都开着,要有布能正好卸下来。”

吕娘子心领神会:“我理会的。三娘如今就不要再跑啦,跟着太夫人学学。”

梁玉道:“好。”

刘、杨二夫人忙的时候,梁玉在她们跟前打下手。待到晚间用过了饭,她们去歇息了,梁玉抽空跑到厨下去,亲自下厨调些滋味。应允了要请桓嶷吃野菜,味道就一定要好了。袁樵在房里不见妻子回来,一路找到厨房,梁玉正调了一碟蘸料,焯好了一盘菜。

见袁樵来了,梁玉笑吟吟地道:“来尝尝,好不好吃。我厨艺可不止是刀工呢。”

袁樵接过盘子,奇道:“晚饭也有青菜,不合你的口味吗?”

“不是,我不是准备野菜呢吗?”挟了一筷子青菜蘸了,递到袁樵的口边,“尝尝。”

袁樵张口含了,只觉得酸咸适度又略带一点甜味,淋了一点熟油,极香。赞道:“好!明天我要吃!对了,野菜要挑好,不要混进什么杂草药材。”

“放心,到时候我一颗一颗的摘。”

袁樵胃口开了,端过盘子,拉着妻子:“咱们回房吃去。后天在家里守岁,大后天就要开始拜年了……”

“嗯,我明天请吕娘去一趟我娘家……”

~~~~~~~~~~~~~

忙碌中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新年。旨意下来是瞒不住人的,留点心就知道桓琚年后要出宫到袁府,还顺道在无尘观里踩一脚。那能是因为袁樵长得俊吗?必然是因为袁樵成了桓琚的联襟。连带的,京城的治安都好了不少。

“他这个娘子娶得真是太值了!”无数人这样说着。

在袁氏宗族里面,这样想的人也是多数。袁樵成亲的时候,还有人打算冷眼看看新妇如何,再考虑是否要亲热起来,不消两个月,皇帝都被领进门了。【别惹她。】便成为了共识。

除夕夜,各家在自己家守岁,第二天官职够的要入宫去朝贺天子。领完宴回来,就是各家走动的时间了。不那么重要的就投个帖子,重要的就亲自上门,赶场似的。

袁翼家里也挤满了人,袁樵预备往叔祖这里报个到就走,又被叔伯、兄弟围住了,受到了热情的问候。袁翼也问他:“迎接圣驾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说。”

袁樵道:“需要的时候必然不会与您客气的。”

袁翼捋一捋须,笑了。

话虽如此,直到二月初六这一天,袁樵也没向族里要什么帮助。族人一插手,必然会更周详细致,随之而来的麻烦也会更多。自己一家人如果忙得过来,就不要再自找麻烦了。程祥、郭唐都是熟人,不会给他下绊子,这事就成了一半了。

二月初六,据说皇历上这天日子不错,桓琚父子早起,先接见了执政。纪申几人都知道了他今天要走亲戚,萧司空是因为儿子曾在楣州与袁樵共过事,且劳动改造的效果不错,对梁玉的“事业”有兴趣,纪申则是听桓琚说了什么水纺车,他对耕织很了解,很想亲眼看一看水纺车究竟是不是这么有效率。黄赞也不甘落后,且也想看看纺车有没有推广的价值。

是以日上三竿,梁玉在袁府门前便等来了二拖三。皇帝父子俩带着三个执政来了!

梁玉一惊:“你们政事堂不留人吗?”

桓琚笑着对袁樵道:“三姨这个道理说得明白,是你教的吗?”

袁樵道:“她的道理不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