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得道飞升(单元完)(第5/8页)

金燕子听到他叫了一声“燕儿”,只有她从前的师父和现在的相公这样叫她,她连忙看看四周,发现她的捕头丈夫不在才放心,心中不由得暗骂一句这人太无耻了。

柳梦龙叫道:“你们救救我!救救我!我不想死,我不能死!”

忽然看守钦犯的官差用刀鞘打了他一下,骂道:“老实一点!到了这里,谁也救不了你!”

柳梦龙看到第一批被斩首之人的身首异处、鲜血淋漓,这刺红了他的双眼,吓得尿了出来。

尹羲对陆玄霜说:“你心疼了?”

陆玄霜摇了摇头,说:“我与他早不是一路,我只是感慨他好不容易考上进士居然走上这条路。”

柳梦龙在涕泪横流时被送上了断头台,他慌乱疯狂乱叫,还在挣扎,可是刽子手将他按牢,他哪里挣得脱。

一刀下去,寂然无声。

……

李承干被废,贬为庶人。

尹羲和晋阳公主一起到了天牢探望,李承干眼中一片萧索,并不说话。

尹羲说:“我常年不在家,骤然回来才发现有此大变。当年殿下问我有可医治腿的法子,我说比较难,现在仍然很难根治。但是我这有些膏药可祛除腿寒。”

尹羲将几瓶膏药递给李承干,李承干才不禁落下泪来,说:“我已是庶人,腿好不好,又有何区别呢。”

尹羲说:“你一生当中,除了学习怎么做太子之外,你自己喜欢什么呢?我想除了做太子之外,人生当中总还有让你真正喜欢的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着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总有可为之事。”

“只是屈原人人为之惋惜,而我大逆不道,谁人会怜我呢?”

“你又怎知没有?”

李承干说:“我自己明白自己的事,尹姑娘是世外高人也救不得我。”

晋阳公主劝道:“大哥,父皇还是顾念你的,我们都是父皇、母后的孩子,父皇哪个都疼,他也很为难。”

李承干叹道:“兕子,你长大了,我知道你学了一些本事。但是你相信大哥,不要支持你四哥。”

晋阳公主说:“将来立储的事父皇自有主意。”

李承干百无聊赖,喃喃:“你终究还是与你四哥更亲近。”

晋阳公主道:“你们都是我的同胞哥哥,对我来说是一样的,我没有与谁更亲近。”

李承干看着现在模样只有十一二岁的晋阳公主,至少现在记得来看他的妹妹只有这一位了,他也感念她的好。李承干多活了几年,后来子孙也得晋阳公主关照,这是后话。

……

李承干被废之后,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一时得意忘形,为显得自己爱护兄弟,跟李世民说起“杀子传弟”的诺言来,反而惹得李世民对这个最宠爱的儿子心寒。

之后,李世民又在李恪与李治之间选择,一时难以诀择,问起尹寒山,尹寒山自然不发表意见,问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当然支持李治。

李世民同年立李治为太子。

太子新立是年百济攻占新罗40余城,再与高句丽连兵,欲断绝新罗入唐之道,于是新罗向唐求援,李世民便有意亲征高句丽。庭议时受诸多朝臣劝阻,说起前朝炀帝三征高句丽之事,李世民不听。

李世民想起当时尹寒山议起分封之事,他的设想中分封之地包过高句丽汉四郡,心想尹寒山一定是同意的,于是问他。

尹寒山说:“高丽句太远,补给线太长,粮草消耗难以计算;高句丽太冷,到十月就不便行军。若要征高句丽,这些事都要计算得很清楚。没有两年筹备粮草、车、马、船、兵器,恐怕难成。”

李世民说:“朕即可下令造船四百艘……”

尹寒山说:“欲往前线送一斤粮,路上要耗十斤,四百艘船不够。万一攻城只攻下一半,高句丽天气寒冷,我军能否一边守住新土,一边困死残军?只怕要赶制冬衣,中原人没有冬衣就守不住,而且寒冬时节,攻下新土地当地有没有足够的粮草,让我军长期驻守?这所需的钱粮、冬衣比皇上想象得多。若是打下新土,把新土利益全给了新罗、百济、契丹、奚、靺鞨等部,虽然他们几十年可臣服于大唐,但是发展强大起来又是新的高句丽。大唐钱粮、将士性命乃是大唐国本,那岂不是消耗大唐国本为他人做嫁衣?”

尹寒山也没有否认征高句丽的必要性,但是站在大唐的利益上分析,李世民倒听进去了,没有想要明年就急冲冲地北伐高句丽了。

李世民问道:“依爱卿之见,备战需要多久?”

尹寒山道:“起码需要五年。”

“这么久?”

“昔年李牧大破匈奴,皇上以为如何?”

李世民才拍了拍御座扶手,叹道:“爱卿言之有理。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