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潇湘妃子的哥哥(第5/7页)

姜岩揉揉她头顶一笑,“玉儿是女子,女子是不能参加科考的。”

“为什么哥哥可以玉儿不能?”

看着黛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姜岩决定多和她说一些:“对呀,这件事情就是很不公平的,只有男子可以参加科举女子却不能,那玉儿你知不知道,很多年以前就是男子也不是谁都可以考试之后做官的。”

“那为什么现在哥哥可以参加考试了?”

“那是因为有人创立了科举这项考试,让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报复。而所有的事情从无到有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玉儿不要因为不能去参加科举便觉得自己不如男子,要相信总有一天女子也是可以如同男子一般,参加科举,获得成就。”

黛玉再聪慧,也不会知道姜岩口中‘漫长的过程’到底会是多久,对于她来说可能从今晚到明晚都能够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明天是初五,每个月的初五她都可以吃到脆皮乳鸽。

很是认真的点点头,“那等日后女子可以参加考试的时候玉儿就要去。”

“当然可以了,只是玉儿去参加考试之前要努力读书,不然被别人比下去落榜可就不好了。”

林黛玉双眸里满是认真,她现在还没有跟着老师学习,但是已经跟着娘亲学着写字背诗了,她并不觉得读书习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就好像哥哥说的,她并不比世间的男子差。

林如海和贾敏在外面听到姜岩这番话,虽然觉得他别想天方夜谭了,女子参加科举考试,那得是多么遥远之后的事情,女儿想要去参加的愿望恐怕是会要落空了。

但是姜岩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黛玉不要因为不能同男子一样去参加科举考试,兴国□□就觉得自己不如男子。

他们的两个孩子都是非常聪慧的,只要认真学,黛玉也是可以成为一个才女的。

“老爷,珏儿如此和黛玉说当真无事吗?”女子参加科举,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要知道即便是唐朝武皇当政时期,也是没有开设女子科举。

“夫人不必担心,珏儿不过是安慰黛玉而已,关起门来在自家说,珏儿有分寸不会在外面说的。”

听林如海这么说,贾敏这才稍稍放下心。

与此同时给黛玉找启蒙老师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林如海看姜岩在陈先生的教导之下十岁第一次参加院试就成功了,便想着让陈先生也给黛玉做启蒙。

却不曾想陈先生不仅不愿意给林黛玉做启蒙老师,还辞掉了继续教授姜岩学问的差事。

“林大人是知道我的,学了一辈子却还只是一个秀才,现在珏儿已经同我一般了,我实在是无法再教下去了,还请林大人另请贤才吧。”

陈先生已经如此说了,林如海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同意了,他心中也知道,论才学陈先生教一个十岁的学生绰绰有余,但师徒同样都是秀才,陈先生面子上也过不去。

林如海不再勉强,想着到了扬州之后找先生在教姜岩的同时还能给黛玉启蒙,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先生能否找得到,如果师太不行那边请两个先生。

他一生不求功名利禄,就只有这一双儿女,经历了前些年的病痛,险些是去了家人,他现在只想着将他们好好的抚养成人。

姑苏距离扬州并不远,但举家搬迁,事情还是很多的,一时之间林府上下忙活起来,姜岩和黛玉两个孩子反倒是成了最清闲的人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在扬州安稳下来,林如海给两个孩子找了一位姓文的先生,据说是扬州一代很是有名的教书先生,被林如海重金聘请到家中,在给黛玉启蒙的同时还教授姜岩功课。

相比较姜岩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说,黛玉可就忙起来了,不仅要跟着文先生学习,贾敏还找了绣娘教她女红,毕竟女红针黹在这个时代女子必备的技能。

黛玉对此也很有兴趣,小小年纪做都是有模有样的,她的第一件绣品是一块手帕,洁白的帕子上绣着一株翠竹,绣好之后送给了姜岩。

对此姜岩表示非常的荣幸,这怎么说也算是黛玉第一个绣品,针法有些拙劣但也是她的一个成就,收藏起来以后拿出来看也是一件趣事。

第一个送给了姜岩,本来全家人都以为黛玉第二件是要送给林如海或者是贾敏的,却不曾想她要把绣着一朵莲花的手帕送给英莲。

当贾敏问她为何要送给英莲的时候,黛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娘你不是说我和英莲姐姐是手帕交吗?之前英莲姐姐送了手帕给我,所以我也想送手帕给她。”

两个小女儿之间的情谊,贾敏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年幼之时她也曾经有几个玩的很好的伙伴,只是后来渐渐长大,各自嫁人,已经是许多年不曾有过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