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应约(第5/7页)

程溪刚踏入北郊医馆,与三人边走边聊,还没穿过医堂街,就被宋之玉带着一批元婴弟子给拦下了。

“师长!您可算回来啦!”

宋之玉脸上浮现激动红晕,兴奋跑了过来,“您还要走吗?咱们医馆这二十几年变化超大的,您一定要看完再走!”

“好。”

程溪眉眼浮现笑意。

她的碧色瞳孔与所有人都格格不入,可认得她的修士,却无一人表现出诧异,甚至连问都不曾问过。

作为北郊医馆唯一的太上医卿,程溪回归的消息传到馆主那里后。回归宴会的请帖顿时犹如雪花般,分散到缘仙城每个大势力手中。

白晋如今已成为副馆主,薛宜春也是副馆主之一,但白晋完全就是个挂名,他最热衷的还是病症研究。

而薛宜春则是管理人才。

在确定了要将北郊医馆打造成缘仙城,乃至整个修仙界的医道实践一把手后,北郊医馆的各种政策全是围绕着这一点为主。

比如药材店铺,想要实践,资源方面就必须要跟上。

至于弟子,资质其次,但实践经验精神一定要有,要有强大的心态,要戒躁戒躁……

程溪认真看完北郊医馆弟子准则后,发现相比起明晴医馆当年的全能型培养,北郊医馆明显就是在走分支发展。

分支往往优劣明显,但成效斐然,发展更快。想要在明晴医馆的声望笼罩下,走出一条出路,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挺好的,我没什么要补充的。”

程溪把这本弟子准则递给薛宜春,平和道:“如果硬要添一条的话,那就再添个‘准则大体不变,细微之处因异而调’吧。”

“噢?”

薛宜春神色郑重,追问道:“小药此话怎讲?”

“实践很实用,但如果按班就绪。千百年来没有丝毫变动,那这个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大殿里,程溪正色道:“修仙界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这个准则也应该在不动核心的情况下,随着这个变化而变化。”

“有道理,小药看得长远啊。”

下巴长着胡茬的白晋满意夸赞道。

薛宜春也面露思索。

元婴期的修士早已不用入食,平时吃灵膳主要是满足口腹之欲,北郊医馆办的回归宴在一天后,以便其它势力都能有反应时间。

在回归宴举办前,程溪被黏人的弟子们围着,连赵稚三人都没法插嘴。

她还没问这些弟子去处,宋之玉与萧衡等人已经事无巨细得告知了这二十几年,五百多位弟子每个人的去向。

大半弟子都留在北郊医馆追随首席医师修行,而少部分喜欢外出云游的。则被外派到与那些种植药材的大家族接洽,担当客卿。

其主要作用,就是确保这些大家族种植的药材,能流入北郊。

在回归宴举办前夕,原先明晴医馆育苗堂的三位师叔与师兄们,也都赶了过来。

“北郊医馆已经独立于明晴医馆,今日我等前来,皆是以长辈与友人身份来看望小药。”

已经突破至化神境的玄岁望向程溪身边的薛宜春,温和道。

薛宜春微微颔首,拱了下手主动离开大殿。

经过交谈,程溪才知晓玄岁三人当初也是进入异域的那一批,也因此。北郊分馆与程小药被污名,他们也是回来之后才知晓的。

对于这一点,玄岁深感歉意。

程溪倒早就没放在心上,在回归宴开始前,与程溪叙旧近两个时辰的玄岁拿出一个储物袋。

他用灵力托着递到程溪面前,正色道:“明晴医馆与北郊医馆在打擂台,时常有摩擦。为免落入话柄,回归宴我等就不参与了。”

“这储物袋里有一部分是给你的,还有一份是给北郊医馆的,也算聊表当年的歉意。”

玄岁叹息道:“说来惭愧,我三人带弟子进入异域前,我曾叮嘱过育苗堂一些好友稍加照看北郊分馆,谁料还会出这种事。”

“当年神州渗透很深,仅凭师叔的交代,他们也拗不过大势。”程溪摇头安慰道:“师叔不必对此事耿耿于怀。”

在玄岁一行人回去前,程溪回赠了一批百灵膏当作礼物。

回归宴上,程溪见到了很多熟面孔,除缘仙城势力外,还有陆州那些大宗门。

化神境修士里,楼西州绝对是其中气质最为凛冽锋利的一位。他端着酒盏静静注视少女被众星捧月,目光落在她侧颜的碧色瞳孔上。

回归宴前半场程溪忙着与旧友叙旧,桌上一些珍稀灵膳她就吃了几口不到。为了补回来,程溪特意把龙溪池放了出来。

这场回归宴持续近五个时辰,修士们才陆续散场。

赵稚端着酒盏靠近程溪,有些遗憾道:“可惜秋见闭关了,不然她要知道你回来,一定很高兴。”

“我暂不急着走,再者修士岁月悠悠,总有再会的机会。”程溪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