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争(35)(第2/5页)

他俩的默契养了几十年,谢青鹤探路速度飞快,伏传跟着攀爬也没迟疑,一前一后,如履平地。

陈利只抬头看了一眼,谢青鹤与伏传已经距离他三五丈远,等他弄清楚谢青鹤与伏传攀爬的技巧默契时,谢青鹤与伏传已经出去快十丈了。

陈利能爬这类山崖。

但是,以他的体力,不足以支撑到一个时辰之后,也完全跟不上谢青鹤与伏传爬山的速度。

伏传还抽空回头对他挥手,喊道:“回去吧,别跟啦。跟不上啦!”

陈利都来不及难过,那边谢青鹤已经翻过了第一片陡坡,暂时站在了一尺宽的小岩石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对他做了个“去”的手势。这是非常明确的命令。

陈利权衡片刻,只得原地止步,翻身落回山地之上,屈膝拜道:“小郎君万事顺遂。”

谢青鹤伸手拉住爬到身边的伏传,二人同时沿着山壁转身,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在里梁山的山脊上行走,不说荒无人迹,连鸟兽都非常稀少,只能偶尔看见一些爬虫与岩蛇。

谢青鹤虽是不修之体,自幼习武也能扛得住山脊上的寒风与稀薄的云气,寻常人气短,习武之人气长,行走时也很迅捷。只是相比起打小修行的伏传,皮囊上的不足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谢青鹤并不避讳在伏传跟前露出羸弱之色,觉得有些累了,就跟伏传商量:“你来探路?”

“嗯。”伏传马上就与他换了位置。

谢青鹤就只管跟着伏传的脚步往前走,他很信任伏传,自然走得轻松。

没多会儿就听见伏传说:“是不是得走到那边再下去?”

谢青鹤抬起头来,顺着伏传手指的方向望去,这一日晴空万里,里梁山脊上也能看出去很远,山势蜿蜒而上,直入云霄,远处的山脊就像是通往云层的一条天路:“是那个方向。”

“望山跑死马,这都差点望不见了,走过去得多久啊?”伏传苦恼不已,“这光溜溜的山脊上什么都没有,水都没有,包袱里就带了点晒干的米粉和肉干,水囊里还剩半筒水……”

“山下都有。”谢青鹤经常翻山越岭,走正常人不会走的路,已经走出了经验。

伏传霍地刹住脚步,回头看他:“下山去弄水弄吃的?”

谢青鹤低头在地上搜寻片刻,弯腰拾起一枚菲薄的石子,指尖轻弹,那薄薄的石子就在云气中翻滚了数十丈远,就如同在风中飞旋不落的黄叶,轻盈而逆天。

“登云术。”谢青鹤摸摸小师弟的脑袋,“小师弟这么聪明,想来不怎么费事就能学会。”

“这世上究竟有什么是大师兄不会的啊?”伏传微讶的嘴角还未合拢,先被谢青鹤的说辞震得兴奋不已,小脸微红,“这门翔空术不是随着飞鸢术一起失传了吗?大师兄什么时候复原了传承?”

“陈家书库的桑山旧藏里有些好东西。”谢青鹤说。

“对哦,桑山那波人以前会养龙养凤凰,会一些翔空术也合情合理。”伏传顾不上看路,他修行日久足下不惧颠簸,真有坑洼脚下也会自动垫出一层真气,使他如履平地。这种修行从现世到现在已经刻入了灵魂,下意识就会保护他行走,他也没意识到自己没看路,“大师兄快教我。”

倒霉的大师兄正在低头找路。

伏传才意识到不对。他一心一意要学登云术,也不想让谢青鹤再费心看路,干脆一把将谢青鹤抱了起来,因陈丛的皮囊比陈隽的皮囊长了不少,他还把谢青鹤努力往肩背上掂了掂,脚下不停一路飞奔:“大师兄,快。”

谢青鹤的心情颇有点一言难尽,半晌才说:“你悠着点儿,别太辛苦。”

谢青鹤也不是没享过小师弟给的福气,断了胳膊有小师弟照顾起居,定情之后小师弟更是服侍他非常殷勤。但是,他身高腿长一个少年,要比他小了好几岁的小童背着赶路……实在有点不忍心。

偏偏伏传驮着他一口气都不喘,从娘胎带来的先天真炁循循不绝,气息悠长绝非寻常修士能比。

那就……享着小师弟的福吧。

谢青鹤尽量贴在小师弟的背脊上,这样能让小师弟更省力,随即指点伏传修习登云术。

“登云术是上古翔空术,与借命术同源。不重控制,首重假合。”

“寻常轻身术之所以不能长久,是因为轻身术所恃之力缘于玄池,玄池深邃修为悠长则蕴力长久,玄池浅薄真元耗尽就无以为继。登云术与寻常轻身术的道法之源全然不同,我如今说不得密字,你也学过十五龄拳,可曾在深水或是瀑布下练习?”

“对,就是那种感觉。化身沧海,或为一叶,穿行云中,永继不绝。”

……

谢青鹤很认真地给伏传讲着登云术的要领,得到的反馈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