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3/7页)

楼喻笑道:“我与那旧友三年未见,心中甚念,不如明早启程可好?”

“极好极好!”

楼喻又道:“运送矿石入京,义王打算带多少人?”

郑义端着碗,“郁先生以为呢?”

“眼下世道乱,一路去往京城,恐怕会遇上不少流匪哄抢。咱们不能侥幸,必须要带足兵力,保护矿石安全。”

郑义点点头,等待下文。

“咱们二百兄弟都是走镖的能手,知晓一些江湖险恶,经验丰富,必须同去。”

郑义不置可否。

楼喻接着道:“义王悍勇无畏,难逢敌手,三斤坡兄弟们皆胆识过人,若是义王能亲率二百壮士,定能保矿石安全无虞。”

被捧得高兴了,郑义面色稍霁,哈哈大笑道:“本王还没去过京城呢,这次定要瞧瞧京城的热闹!”

他当然要去,要是这个郁先生骗他,他定要亲自将其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蒋勇绝倒,就这么自称“本王”了?也太自恋了吧!

他们殿下都没摆架子呢。

“还有一事,希望义王能听一听。”楼喻道。

“郁先生请讲。”

楼喻悠悠道:“原石与研制好的硫磺粉价格不同,可没有那么高的卖价。”

郑义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要能卖上价钱,都好说!”

至于会不会因卖价翻脸,他可不保证。

矿石不用他们自己种,直接挖出来就能卖钱,还有比这更轻便更迅捷的暴富法子吗?

反正郑义等人是想不出来的。

翌日一早,金轮普照。

郑义领二百人,同楼喻的二百府兵运石上路。

离开庆州府时,楼喻只有二百人,如今白得两百“护卫”,这一路更安全了。

郑义等人匪气很重,加上他们人多势众,从宜州一路前行,居然无人敢惹。

至于大股起义军,目前还没有出现在这一带。

八月廿七黄昏,车队抵达桐州地界,众人在野外露宿一夜。

翌日一大清早,楼喻刚起身,就见到冯二笔喜气洋洋地过来,手里端着碗。

“少爷,今日是您的生辰,这是奴赶早去附近农家,亲手给您做的长寿面,您快尝尝。”

楼喻愣了一下,他把生日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

面条细软绵滑,上面卧着一枚鸡蛋,卖相还不错。

楼喻由衷赞道:“有心了。”

冯二笔乐得眼都笑没了,他没什么大志向,就只求能一直陪在殿下身边,照顾殿下一辈子。

一碗面足以饱腹,楼喻吃完擦擦嘴,正要宣布启程,杨继安和孙静文相携跑过来。

得,又是祝他生日快乐的。

杨继安嘴甜,说了一箩筐贺词,孙静文安安静静等他说完,才捧出一个锦囊,送给楼喻。

“少爷,这是继安哥哥和我一起送您的生辰礼。”

楼喻笑着道谢,接过打开一看,里头居然是一只小兔子!

小兔子毛发雪白,两眼通红,憨态可掬,实在可爱。

“听说您属相为兔,我便做了这个。”孙静文惭愧地低下头。

她没有能力送更好的。

楼喻指指兔子的红眼睛,问:“这要不少钱吧?”

杨继安挠挠头,嘿嘿一笑。

反正他和静文妹妹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

楼喻将兔子小心放回锦囊,塞入怀中:“很好看,我很喜欢,谢谢你们。”

两小心满意足离开。

楼喻略微等了等,没等到下一个,只好起身宣布前进。

行路时,矿石是由郑义带人押送保护的,楼喻等人就悠闲地跟在后头。

不是他们不出力,而是郑义等人将矿石看得很紧,大概是防备他们偷偷运走矿石。

午时,车队行至一处小镇,众人席地休息。

冯二笔凑到楼喻耳边,小声问:“少爷,难不成咱们真要走到京城?”

他倒不是不愿走,就是心疼殿下受罪。

楼喻抬首,但见天穹高阔,碧空如洗。

他轻轻一笑:“不走了。”

京城还有一大摊子事儿等着他呢。

冯二笔眼睛一亮:“真的?”

楼喻颔首,对身旁霍延道:“随我去找郑义。”

两队人马各自为政,泾渭分明。

郑义一直注意着他们,见二人起身往这边来,不由坐直了身体。

“义王,”楼喻面露难色道,“我自小就有病根,跟着大家走了几天,实在有些撑不下去了。”

郑义见他身形单薄,面无血色,看起来确实身体不好,不由心生忧虑。

他还指望郁先生搭上紫云观这条门路呢。

“那该如何?”

楼喻虚弱地倚靠霍延,出气多进气少道:“若是继续奔波,我担心还没到京城就会撑不住。我身体事小,耽搁了大事可不行。”

“要不咱们歇个一两天?”郑义问。

楼喻摇摇头,“不可。紫云观观主每次论完道都会闭关数月,若是路上耽搁一两天,恰好撞上他闭关,岂不是还要再等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