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7页)

而且辽人跟齐人不一样,不管男女那脖子上都要挂项链的。

甚至还要腰链什么的。

孟茯不知道为何,忽然想起了温州小商品批发里的那些贝壳装饰品。别说这蛤蜊扇贝每天都在吃,那壳儿是不要成本的,只稍微加一些收工,做出来的摆件首饰都精美得很,的确是有利头可赚的。

于是一拍手就做了决定,“得了,既如此咱们就做个贝壳工坊,专门挑选贝壳做首饰做摆件,辽人不崇尚自由喜欢那苍鹰么?这贝壳能拼凑的吧?”

众人点点头,还道:“辽人那么多,这苍鹰又分得那么多种,只要价格不是十分昂贵,家家买得起,薄利多销,也是赚不完的银子。”

反正最起码这几年里,是赚不过来的。

开了这个头,孟茯脑子不免就往自己那个时代想,有些怨自己当时就苦读书,没有多出去看看,了解各地方的风俗文化,不然闲着有的是发家致富的好法子。

但如今这一项,也是能解决眼前忧愁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给他们一笔银子,能有几个能让银子生银子的?倒不如给提供一份长期的保障好呢。”而且这制作贝壳工艺品是轻巧的活儿,那些伤残的将士们是能做的。

当下,就只需要收购鱼鳔来熬胶水,再大肆收购好看的扇贝就可以开工了。

但场地如今还没有,孟茯便道:“卫管事家隔壁还是空着的,如今就做舱房,许多地方都是闲置着的,那里也有干净的水源,不如先在那边开个小工坊,找些心细手巧的,往后可做师傅教授其他的工人们。”

司马少熏如今也是行动派,马上就催促着孟茯,“既如此,今儿还有大半天,咱们就先做准备,我去商栈那头,叫他们收海货的人这次也多问问扇贝海螺,你去卫家那边,让人去菜场里守着收鱼鳔。”

这时候玲珑却小声问道:“你们这贝壳多少钱一斤?”

刚站起来要走的孟茯和司马少熏闻言,又坐了回来,喊了玲珑拿纸笔过来,算了一会儿,得了个价格,“看品相,好的二钱银子五斤,不好的一钱银子。”

要说便宜呢,也不便宜,毕竟这东西就是吃完落的壳,不花本钱,而且从前都是直接丢掉的。

玲珑却略嫌便宜了些,问道:“那洗干净的呢?”

“洗干净的也一样,这东西我们收回来都要用沸水煮过消毒的,怎么,你有啊,问这样清楚?”司马少熏挑眉朝她瞧去,笑问道。

哪里晓得玲珑还真有,“自然是有,不然我问这样仔细作甚?且等着。”说罢,就要去拿,但才到厅门口,又顿住脚步朝孟茯和司马少熏道:“你们去找秤来等着我。”还不放心,管拓跋筝看去,“筝姑娘,你给我作证,是她俩要买的,我一会儿拿来了,她们若不要,你要替我讨公道。”

拓跋筝颔首。

但孟茯和司马少熏坐着没动,本来孟茯是要喊人去拿的,没想到司马少熏却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这跟着时大哥出去这么久了,哪里能一点长进都没有,我跟说现在五斤下的东西,我随手一提就能辨别出多少份量来。”

孟茯得了她这话,方安心等着。

身上反正也有几个碎银子,付得起玲珑的钱。

哪里晓得没过多会儿,玲珑没来,倒是来了沈清儿和沈珏,兄妹俩各提着一个大包袱过来,看着挺吃力的。

“你们这是作甚?”孟茯不解,起身忙去接,却见是一些贝壳。不免好奇:“哪里得来的?”

兄妹俩倒没有说是那里得来的,只问着她:“玲珑姐说您跟少熏姐姐要收贝壳,好品相的二钱五斤,小婶您看看我们这个,算不算得好品相?”

南海城虽没离着海边,但那沟渠小河里多的是,他们当时初来乍到,这东西看着新鲜,见哪个都漂亮,自然是给收集起来了。

只是看多了,又觉得稀松平常,想丢了吧,又舍不得,感觉太可惜,当初捡回来时可是脏兮兮油腻腻的,一个一个用刷子洗干净的。

司马少熏也凑过来看,但见有好几个颜色,还有品相不错的海螺,便看朝孟茯:“给他们算二钱吧。”但是看到不止五斤重了,“还是差人拿秤杆子过来吧。”

拓跋筝在一旁忍不住笑起来,倒不是笑司马少熏,而是看着外面笑。

但见玲珑竟然扛着一个麻袋朝厅里走来。

孟茯满脸吃惊,急忙迎出去,“我的个祖宗,感情剑香说你在屋子里堆了不少垃圾,就是这些贝壳?”她听剑香数落过玲珑好几次,说她亏得不是松鼠什么的。

玲珑一脸得意,“这哪里是垃圾,这分明是银子,就她一个人头发长见识短。我还有两袋,我去扛过来。”

沈清儿兄妹俩听着她的话,好不羡慕,一面摸着那麻袋里各种贝壳,满心艳羡:“得卖好几两银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