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情意渐浓(第9/14页)

李蓉道:“是大理寺卿吧。”

李蓉也是觉得殷氏背后有人,可却不知到底是何人。后来金升的事情一出来,李蓉便觉得应该是金升。她才不信殷氏的核雕能神奇到这个地步。

若是金升的话,那一日西京兆尹的事情也能解释得通了。

西京兆尹有个案子在金升手里压着呢。

逐音说:“明日殷氏的清辉楼开业,此事颇是隆重,殷氏背后的那位大人想必也会到场吧。奴婢以前曾经在绥州待过一段时日,依稀记得有一回殷氏的妹妹遇险,当时几乎出动了半个上官家的人马。还有之前恭城的斗核大会,听闻曾经出过意外,但最后都被无声无息地压下了。”

桃敏道:“斗核大会?咦,蓉姑娘,侯爷当时不也去了吗?”

李蓉瞪了眼桃敏:“跟侯爷有什么关系?要跟也是跟上官家有关系。我决定了,明日我与月茗去看看那位大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开业的鞭炮劈里啪啦地响起,在地上溅起一丈高的白烟。

流油晶亮的烧猪顶着嫣红的一颗果子,憨厚讨喜地静卧在桌案上,两旁高烛点燃,一把长刀缓缓地从乳猪身上切过,握着刀柄的是个年轻的姑娘,生得花容月貌,温柔似水。

她身后是若干随从,整整齐齐地站在两旁。

其中一位较为年轻的递上一根红绸,姑娘接过,双手轻轻一扯,红绸连着的是一块红布,轻轻一掉落,露出了一块匾额,正写着“清辉楼”三字。

铁画银钩,不外如是。

方方正正的三字,极有气派,引来一众人的感慨。

此时,只听那年轻姑娘道:“今日清辉楼正式开业,感谢诸位莅临,也感激各位核雕技者的捧场。来,诸位这边请。”

话音落后,姑娘微微侧身,率先进入了茶肆。

转眼间,清辉楼外的人便消失了一大半,不到片刻,足足有三层的茶肆竟一个空位也没剩。外边还有人想进去,探头一瞅,又退了出来,拉了一路人问:“这是哪一位开的茶肆?怎地如此热闹?”

路人道:“可不是么!还未开业便人人皆知的茶肆,就唯独这清辉楼。瞧见没,方才那位姑娘唤作殷氏,可是赫赫有名的核雕技者,从上官家出来的。你再瞧瞧那边的马车,那可都是大人物的马车呐,寻常人等哪里请动。依我看呀,以后想在清辉楼喝口茶,得大清早便来喽。包厢雅间的位置就甭想了,我可是听说了,开业前的七天就被订满了。”

那人听得津津有味,道:“永平竟来了位奇女子。”

“可不是吗!听说屋里还在弄什么核雕摆设呢,屋里人多,我远远地瞄了眼,怎一个精致了得!”

那人听得心痒痒的,说:“看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瞅一眼。”说着,便已起了念头,打算明日便招呼个三五知己好友,来清辉楼坐坐,品茗赏核雕,倒也不失为一件雅事。

却说今日清辉楼开业,座无虚席,其中大半为核雕技者,都为殷氏所言的核雕展览而来。而如今,茶肆两面墙上的多宝格委实让众人大开眼界。

头一回见着这样的多宝格。

两面墙,足足有一百六十个小格子,而小格子又不似寻常那般分布,有前有后,足足有三排,而两面多宝格前还有独立的高足桌案,上面皆摆设了核雕。

得了名额展览的核雕技者一看,自然就看出了门道。

摆在显眼处的核雕格外引人瞩目,尤其是高足桌案上的,仿佛怕看不清,两边还置以夜明珠相配。虽然此时是白天,但有两颗夜明珠一衬托,摆在中间的核雕也显得华贵起来。

且不说高足桌案上的,多宝格里的核雕也颇有门道。

核雕本来就只得方寸大小,看时还需仔细着眼神儿,放在第一排的自然比后面两排的要显眼。

今日清辉楼开业,慕名而来者甚多,更不说殷氏的名头一出,之前因为爽约没有赴宴的几位富商格外大方,一出手便将显眼的核雕都买了。

核雕技者们仔细一瞅,发现不对了。

那些放在显眼处的,不都是跟殷氏签了劳什子卖身契的核雕技者么?心中正忿忿不平,可转眼一想,殷氏给机会放他们的核雕已算心善,显眼位置留给自己人也无可厚非。

如此一想,再瞧富商出手的阔绰,不由也起了签卖身契的心思。

登时便有人悄悄地找上范好核,问及卖身契的事宜。

时下核雕技者多,以此谋生的人更多,而有名气的人极少,大多核雕技者每日愁苦的都是如何把自己的核雕卖出去。永平核雕铺子虽不少,但已有固定的提供者,大多数核雕技者难以出头。

殷氏是唯一一个在茶肆里卖核雕的。

不多时,范好核身前便已人头攒动,不过也有人打算观察一阵子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