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永夜之行(第5/5页)

那天,在暴风雨过后的海上,她望着天上的霓虹呐喊,眼神看似柔和却散发出一种苍凉坚毅的力量。望着浑身沐着璀璨光华的她,他的心脏第一次出现一种不规则的悸动,随着那种悸动而来的是情感的爆发——原来生活不全是黑暗的,它可以有光亮;原来人不全是薄恶的,它可以有温情。

他怀疑自己爱上了她,这让他对青蕙有了负罪感。他跟青蕙坦白了内心,决定终止这个复仇计划,永永远远地躲开辛霓这个人。他诚然也是这样做的。然而随着时光流逝,他记忆中的辛霓不但没有淡远,反而被描摹得越加深刻。

伦敦的重逢是他始料未及的。那年他应青蕙请求,赴伦敦陪她过十八岁生日。在宝格丽给青蕙挑礼物时,他想的人却是辛霓。十八岁的她变成了什么样子?身边有没有一个能让她不再孤独的人?礼物他买了两份。当他带着些惆怅拉开大门,猝不及防地,那个魂牵梦萦的身影闯进了他眼帘。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以为是个错觉。恍惚之间,她如有感应般朝他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他倏然看清了是她,本能地逃离。他老练地在人群中同她兜圈子,她莽撞地穷追不舍。他原已从她身后离去,但鬼使神差的,他又回到了她背后。

还是那个天真明澈的小丫头,但又有什么变了。当他在她的锁骨上看见自己的名字,像中了邪一般,他的身体里爆发出一阵汹涌的欲念。是情欲,也是占有欲——她亲手在自己身上打下了他的印记,宣告他对她的所有权。这样隐秘深情的告白激烈地撩动着他、震荡着他,他乱了心智,在极度的放纵中背弃了自我。

理智在天亮时回归,他垂注着怀里的她,克制住将她吻醒的冲动,起身离去。他没有去见青蕙,因为无法面对。一份五年的感情和一份十天的爱情,哪个更可贵,哪个更正确,他真的分不清。

临离开时,他给辛霓留了一个承诺,如果他们能再遇见,他就陪她一生一世。

他确定他们遇不见。那是一个不可兑现的承诺,除非奇迹降临。

回镜海后,他打了个电话给青蕙。他们谁也没有说话,最后,他在青蕙的哭声中许诺,以后每年的6月17,他都陪她共度。挂掉电话后,深深自责的他倾尽存款买了一套房子,在合同上写了他和青蕙的名字。那是他们的名字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并存,他感觉他们的关系受到了保护,心底对青蕙的默认又坚定了几分。从此,他创办的每一家公司、置下的每一份产业都有青蕙一半。

那几年里,他一边心无旁骛地扩张商业版图,一边真心实意地等青蕙回来嫁他。但她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却是把辛霓带到他面前。他一下就明白了青蕙的意图,她怕辛、康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后,辛家势力更上一层楼;她也不甘辛霓嫁得如意郎君,一生养尊处优,平安顺遂。千钧一发之际,她祭出他这柄杀手锏。她甚至没有问过他愿不愿意,会不会原谅她,就那样急迫地将他推了出去。

那一瞬,他确定了一件事,他们完了。若一个人连最后那点真情都可以出卖,那世间便再没有她不能出卖的东西。

听完他们的故事,辛霓从一开始的愤怒到揪心,从揪心到不寒而栗,从不寒而栗到彻底无言以对。他们口口声声说世间黑暗,可黑暗的从来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死了,那种死和盲不一样,那是一种对人间正义的视而不见。

她回过头,第一次用没有爱,也没有恨的目光凝视着面前这个人。无数个日夜,她痛悔遇见他。但如果这一生从未遇见他,她的人生会是怎样?她想起从书上看到的一个比喻,那大概会如六朝的骈体,虽然珠光宝气,却没有刻骨的悲哀,更没有真正的欢畅——那自然又将是另一种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