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6/7页)

康熙心中想念着蜜菀,脸上便不由自主的柔和了冷硬的线条,眉宇之间便带了一些柔和的笑意。

太皇太后看了康熙的反应,还以为康熙对庶妃佟佳氏有些意思,不禁皱了皱眉。

其他妃嫔们见康熙对庶妃佟佳氏竟然露出了喜爱的神色,皆不禁有些吃味。甚至还有些妃嫔们暗自懊恼后悔的,只恨刚才自己为什么没有庶妃佟佳氏这样破釜沉舟的勇气,在皇上面前献艺献曲呢?

佟佳氏看见康熙竟然对她露出了如此温柔的笑容,心中又惊又喜,心思百转千回,暗自琢磨着今夜她是不是终于可以有机会为皇上侍寝了?

今日可是中秋佳节,倘若她能够在今天晚上为皇上侍寝,这可是她天大的福气。倘若她第一次为皇上侍寝便能得到这样的好彩头,将来一定会事事顺心、万事如意的!

就在庶妃佟佳氏满怀期待的时候,康熙却忽然又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只吩咐身边的小东子赏了佟佳氏两道御菜,便让佟佳氏退下了。

中秋佳节之所以被历代皇帝如此看重,所为者并不是因为它有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寓意,而是与中秋节的起源有关。

在中秋节的寓意中最被掌权者和百姓们看重的一个活动便是祭祀丰收。祭祀丰收一事不仅被平民百姓之家看重,历代皇帝对此事也十分重视。

大清与秦汉唐宋等朝代一样,皆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唯有农业丰收,百姓们才会丰衣足食,而只有百姓们按时缴纳赋税,国库才会充盈,才更有利于大清的江山稳固、社稷安定。

因此,大清的历代皇帝皆十分看重中秋佳节,在仲秋祭祀月神,祈求上苍保佑大清社稷平安,风调雨顺,也是皇宫里过中秋佳节必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按照皇宫里的规矩,凡夕月时,需在每年秋分酉时进行祭祀;当遇到丑、辰、未、戌年时需要皇帝亲自主持祭祀,其余年份则遣大臣摄祭。祭祀之时,需用玉器白璧,礼神制帛,另需牲畜太牢祭祀,还需乐六奏,舞八佾。

由于今年正是乙丑年,因此康熙在干清宫家宴结束之后,便换上了一身月白色龙纹朝服,佩戴绿松石朝珠,腰间系着龙纹金方版式白玉朝带,于傍晚前往月坛祭月。

而在夜幕降临紫禁城,天清云淡、皓月升空、繁星闪烁的时候,从月坛祭月回宫的康熙又按照宫里的规矩,带领众位嫔妃们拜祭月神。康熙看着身边的妃嫔们,心里不知为何却偏偏总是想起不在此处的蜜菀。

康熙总是忍不住会想倘若蜜菀现在在这里与他一起祭拜月神该有多好。虽然小丫头从前在家中也一定祭拜过月神,但她却从来没有看见过皇宫里祭拜月神的仪式和场面。小丫头心思细腻,一定会喜欢这些仪式的。

康熙虽然有些心不在焉,然而脸上的表情却控制得很好,依旧是平日里那幅尊贵不凡、高高在上的模样,倒是没有令其他人看出端倪。

祭拜月神后,上至康熙,下至宫人,都要吃一顿团圆宴。在宴席上,除了美味可口的各式月饼之外,还有新鲜肥美的螃蟹。这些螃蟹皆用蒲叶包起来蒸熟,吃的时候需要饮酒蘸醋。鲜嫩肥美的蟹肉入口即化、清甜可口,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吃完宴席之后,康熙与众位妃嫔又饮了苏叶汤,并用苏叶汤洗了手。

康熙心不在焉的吃着螃蟹,又侧头对梁九功低声吩咐了几句话。梁九功眼前一亮,连忙麻溜的赶去办差了。

于是,蜜菀在丽景轩中不止收到了康熙命御膳房送来的许多月饼,而且还收到了康熙吩咐御膳房送来的几只新鲜肥美的螃蟹。

而其中有一个月饼竟然大得惊人,上面还印着广寒宫玉兔捣药的图案,做的十分精致。蜜菀觉得那么大的月饼别说她自己吃几天也吃不完,就算储秀宫的宫人们一起吃也吃不完呀!

蜜菀望着这些美食摇头叹息。这些虽然都是她平日里爱吃的东西,可是,她现在才刚刚生完孩子,真的可以吃这些东西吗?

如果她不能吃这些东西,康熙偏偏又吩咐宫人们给她送了这么多月饼和螃蟹,岂不是令她只能看不能吃,只能忍着眼巴巴的看着美食咽口水吗?

蜜菀又看了看那个巨大的月饼,心里恍然大悟。难道说康熙送这些月饼和螃蟹给她,只是让她看一看这些东西,感受一下过节的气氛的?其实并不是打算让她吃这些螃蟹和月饼的?

可是,康熙难道不知道她从小便喜欢各种美食,每次过节最开心的事情便是吃各种既好吃又应节的美味佳肴了!如今,她已经被这些美味的月饼和香气四溢的螃蟹弄的垂涎欲滴了,却偏偏只能看不能吃,这也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蜜菀盯着月饼和螃蟹看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将这些月饼和螃蟹都赏赐给了储秀宫里的宫人。